第一炉香豆瓣开分低
电影《第一炉香》在豆瓣上的开分令人失望,仅得到5.9分,随后更是滑落至5.5分,票房也表现惨淡,上映六天才勉强突破四千万的票房。人们对这部电影的口碑争议聚焦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角色的匹配度存疑。这部电影的选角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质疑。马思纯饰演的葛薇龙被观众批评形象与原著角色有较大偏差,身材“壮硕”,缺乏原著中角色的清纯感。而彭于晏饰演的乔琪乔也被观众认为形象过于“土气”,缺乏原著中角色的浪荡气质。俞飞鸿饰演的姑妈梁太太也因形象过于美艳,未能充分展现角色苍老与欲望交织的复杂性。这些角色的塑造与原著设定存在较大的出入。
二、改编与原著内核的冲突。电影在改编张爱玲原著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争议。编剧王安忆对原著后半段的情节扩充被认为过于苦情化,背离了张爱玲笔下女性角色的克制与清醒。导演许鞍华虽然对张爱玲作品改编经验丰富,但此次创作风格偏向于“许鞍华式解读”,未能忠实还原原著,尤其在人物动机和情感逻辑上引发争议。
三、时代背景与观众审美的错位。电影所呈现的时代背景与当下观众的价值观念存在冲突。原著中的“物欲与情欲交织的堕落故事”在当下语境中难以引发共鸣,使得观众对角色选择缺乏代入感。虽然电影的制作班底豪华,但影片的视听语言与张爱玲文字中的意境未能有效融合,部分观众认为影片的油画质感与张爱玲文字中的冷峻疏离感未能相得益彰。
四、张爱玲作品改编的普遍困境。在将张爱玲作品改编为电影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文学性与电影化的矛盾。张爱玲小说的细腻心理描写与电影的具象化场景呈现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原著中的留白与隐喻难以被精准传达。书迷对经典文本的期待标准较高,而主创的个性化改编易引发争议。例如,影片中对乔琪乔与女佣关系的直白呈现被认为破坏了原著的含蓄美感。
《第一炉香》的低分不仅反映了选角与改编的问题,也揭示了经典文学影视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对于这样的作品,如何平衡原著与改编之间的平衡,如何满足观众的期待,都是值得深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