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本欲挥军征伐刘备,视其为背叛的兄弟,决心将其铲除。行动果断彻底,若非刘备携众多百姓逃离,几乎已命悬一线。尽管刘备擅长逃亡,曹操始终未能如愿擒获。
心中的怒火愈演愈烈,曹操担忧孙权和刘备的联盟,遂向孙权发出恐吓信。孙权并非易于恐吓之人,射虎英雄的光辉经历使他并未心生畏惧。然而曹操的信激起了孙权内心的挑战欲望,可惜身边无人出谋划策,孙权也陷入了困惑之中。
曹操绝非纸老虎,这点孙权心知肚明。他明白强大的袁绍转眼之间便已覆灭,曹操的实力足以震慑四海。孙权疑惑的是,曹操究竟为何要牵扯上他,还扬言要在东吴,并带上八十万水军。曹操的意图究竟何在?孙权虽非胆小之人,但也不容轻视。
曹操的意图引发了手下的争议。谋士贾诩虽有前策助曹操成功,此刻却持反对意见。他提醒曹操,士兵因水土不服而病倒,不宜贸然进攻孙权。曹操的内心矛盾重重,对贾诩的建议半信半疑。
曹操走出营帐,目睹士兵病状,深感忧虑。军医报告称士兵患上疟疾,症状严重。贾诩借此良机再次劝说曹操不宜出兵。曹操询问贾诩的意见,贾诩深知孙权的实力不可小觑,建议慎重行事。夏侯惇主张攻打孙权,而荀攸则担忧西北的马超韩遂以及刘备与孙权可能的联盟。王粲则主张趁此机会一举统一华夏。
贾诩深感忧虑,担心曹操因好大喜功而犯下大错。尽管他没有过分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心知这可能是关乎江东统一的重要转折点。曹操的决策关乎整个大局,而他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曹操不要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这个决定对于曹操和整个天下局势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