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加密公文或信件?用拆字法、代码法_历史记录

古人如何加密公文或信件?用拆字法、代码法

历史记录 2025-03-29 08:11www.bnfh.cn历史故事

古代间者在传递秘密情报时,虽然并未依赖现代的高科技装备,但他们巧妙地运用了一些独特的方法加密信息,比如拆字法和代码法。这些古老的加密方式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更在信息传递的安全保障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唐朝时期,朝廷的权力斗争激烈,间谍们开始使用拆字法传递秘密信息。当武则天废唐中宗并自立皇帝时,裴炎和徐敬业等人对此深感不满。一次,裴炎试图通过拆字法传递秘密信息给徐敬业,密信上仅写有“青鹅”二字。群臣对此困惑不解,但武则天却成功破译了这两个字的秘密。“青”字拆开为“十二月”,而“鹅”字拆开为“我自与”,意为让徐敬业等人于十二月出兵,裴炎在内部接应。密信泄露,裴炎被杀,徐敬业的军队也被武则天击败。这一历史事件充分展示了拆字法的危险性。

而在北宋时期,军事保密通信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曾公亮搜集了四十个常用军事短语,并为它们顺序编码。军队出征前,指挥机关会将密码本发给将领,并约定用一首不含重复文字的五言律诗作为解码密钥。例如,如果军队需要补充粮食,将领就从密码本中查出“请粮料”的编码,《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相应字便是密钥。这种方式巧妙地将日常公文与秘密信息结合,大大增加了信息保密的安全性。

这些古老的加密方式不仅令人叹为观止,更让我们对古人的智慧和勇气深感敬佩。在那个科技尚未发达的年代,他们凭借聪明才智和坚定的意志,巧妙地传递了重要信息。而现代间谍虽然拥有高科技装备的帮助,但在信息安全保密方面依然可以借鉴古人的智慧。毕竟,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信息传递的安全永远是至关重要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