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的生平艺术经历_奇闻趣事网

后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的生平艺术经历

奇闻趣事 2025-04-26 13:26www.bnfh.cn奇闻趣事

奚啸伯(1910-1977),字承桓,满族正白旗人,出生于北京。他是中国京剧界的璀璨明珠,后四大须生之一。自幼酷爱京剧,天赋异禀,对京剧老生艺术怀有浓厚兴趣。

奚啸伯的艺术之路可谓坎坷而辉煌。他自幼喜爱书法绘画艺术,并对京剧产生了浓厚兴趣。四大须生之一言菊朋与奚家素有往来,奚啸伯常到言家听言菊朋调嗓,8岁时已学会《朱砂痣》《探母》。他的艺术启蒙源于言菊朋的赞许,正式拜言为师后,学得谭派精髓。此后,他又向余叔岩问艺,吸取高庆奎、时慧宝、王凤卿等各家之长。

奚啸伯的艺术经历丰富多彩。他坚持学剧,文戏请老生名贾吕正一指点,武戏向杨派名票于冷华求教。每日清晨必到后门喊嗓,以志夙愿实现。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刻苦自励的精神令人敬佩。

奚啸伯的艺术风格独特且多样化。他的表演着重刻画人物,唱法上长于喷口吐字,讲究口劲,特别对京剧老生"衣欺"辙的运用有系统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有《白帝城》《宝莲灯》等。他还与筱翠花合演的《乌龙院》一剧,尤为著名。奚啸伯的艺术造诣深得业内人士和观众的高度评价。

奚啸伯的艺术生涯中,与"四大名旦"的合作堪称经典。他与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等大师的合作过程中,深受熏陶,在艺术上颇获裨益。他喜爱靠把戏,曾学会《定军山》等难度极高的剧目。

解放后,奚啸伯的艺术成就得到进一步肯定。他担任北京京剧四团团长、石家庄京剧团副团长等职,热心于现代戏的实践和创作。不幸的是,他在1977年因病离世,享年67岁。

奚啸伯的艺术成就和生平事迹令人敬仰。他对京剧艺术的执着追求和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在心。他的表演艺术和精神风范将永远照耀在京剧艺术的天际,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