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打了大胜仗为何遭咸丰大骂?
在长沙,曾国藩的卓越表现赢得了民众的敬佩,然而中央却对他有所保留,接连给了他几次响亮的打击。
湘潭战役大捷后,骆秉章欲向朝廷报捷,曾国藩却持谨慎态度。他提醒骆秉章,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应只报喜不报忧。这一举动巧妙地使曾国藩掌握了上报战况的主动权。他未能完全垄断这一渠道,中央的猜疑和忌惮并未因此消解。
曾国藩向咸丰皇帝坦诚汇报了湖南两战的情况,字里行间充满自责。咸丰皇帝对此并不全然信任,有人对曾国藩的能力心生嫉妒,怀疑他隐藏了真实意图。咸丰皇帝对此心知肚明,对曾国藩的小聪明表示不满,并开始对他采取一系列措施。
咸丰皇帝采取“大棒加胡萝卜”的策略对付曾国藩。他严厉训斥曾国藩,革去其礼部侍郎职务,责令其戴罪立功。更严厉的是,咸丰将曾国藩的亲信塔齐布提拔为湖南提督,统率全省军队,显然是对曾国藩的制衡。
塔齐布始终忠诚于曾国藩,这使曾国藩在困境中稍感安慰。接着,咸丰皇帝给予曾国藩独立奏事的权力,这似乎是一种安抚。曾国藩对此深感荣幸,誓言必歼太平军,保卫大清江山。
与咸丰皇帝的过招让曾国藩意识到自己的弱点,他开始对湘军进行全面整顿。他吸取了岳州、靖港和湘潭三次战役的教训,认识到明晰赏罚、严肃军纪的重要性。他解职了那些无组织无纪律的士兵,留下的都是敢打敢拼的勇士。他在指挥系统上进行改革,增设统领级别,使湘军的兵力更易集中。他还购买了更多的西洋大炮,这是湘军在湘潭之战中取胜的关键。
经过翻天覆地的整顿,曾国藩的湘军焕然一新。这就是长沙整军,它使湘军成为一支真正的军队,也是曾国藩逐梦的开始。此后,曾国藩面对重重挑战,历经磨难,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他的故事令人感叹,也让人为他的坚韧和毅力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