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缠的金色带叫什么,酒令筹筒和仓颉简是什_民风民俗

树上缠的金色带叫什么,酒令筹筒和仓颉简是什

民风民俗 2023-05-16 20:59www.bnfh.cn民俗风情

本文目录一览

1,酒令筹筒和仓颉简是什么

酒令,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酒令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由来己久,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酒筹又名酒算、酒枚,古代汉族筵席上饮酒一轮谓之一巡,用筹子记巡数,称之酒筹。放置酒筹的容器形状类似笔筒,称为筹筒。仓颉简一般是指孩子“抓周”时候的竹简书。传说仓颉创造了文字,为万世文字之祖,手抓该书表示长大后博学而多才。
仓颉简(竹简书)CangJieJian——学识渊博,前途无量解说仓颉创造了文字,万世文字之祖,千古大儒之师,手抓该书真可谓博学而多才。  唐代论语玉烛龟形酒筹筒,此器由龟座和圆筒两部分组成,刻成处皆鎏金。龟昂首曲尾,四肢着地,北部隆起,阴刻龟裂纹;龟背中央设双层仰莲,上承圆柱形筹筒,宛如龟背上竖立一支金色蜡烛;筒身以鱼子纹作地,上部刻龙凤各一,间以缠树花叶,龙凤间长形方框内刻双线“论语玉烛”四字,下部饰四个瓜果形开光,内皆錾刻相啄飞鸟一对,筒身底部外突,侧壁刻一周菊瓣图案,筒内轩鎏金酒令银筹50根;筒盖亦圆柱形,以子母口与筒身扣合,盖面饰卷边荷叶纹,莲蕾形钮上刻重瓣仰莲纹,盖侧壁地作鱼子纹,饰以鸿雁两对及卷草、流云纹,盖钮与边沿银链相连。

2,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不响这是泰戈尔的金色花

玩够了闹够了的孩子这才从树上下来,落到妈妈的面前,缠着要讲故事听。而当妈妈责怪他跑到哪里去了时,或故意做违拗之语,以引起妈妈更多的注意和关爱。 而泰戈尔的想象却常常在人们的意料之外,而单单要变作树枝上的一朵金色花。 小孩子要跟妈妈来一次调皮。他不采用别的方式《金色花》是一首充满大胆新奇想象之作。黄昏的时候,笑嘻嘻地跳着,摇摆着,俯视着***妈的一切工作,又让***妈找不见他。 变成金色花的孩子是一刻也不肯得闲的,千方百计地给他的妈妈捣着乱、逗着趣。他要让妈妈闻见花香,却不知这香气是从她孩子身上散发出来的,把童稚之心表现得如幻如真。 通常人们写到孩子的童真和顽皮时,大概只能想到写他怎样的可爱,如何的淘气,怎样的在妈妈面前撒娇作痴,却又不让妈妈猜出这便是她自己孩子的影子! 没有什么比孩子的世界更可爱了。没有什么人对童心的体察比泰戈尔更洞幽烛微的了,孩子却神秘而又自豪地答了一句 “我不告诉你,妈妈。” 他是在极力将调皮成功的喜悦掩饰着哩,诗人借用“金色花”这一拟物,善于在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挖掘出与众不同的奇妙之处,他选取了“金色花”这一喻象来处理这一普通题材。伟大的作家大多都具备这种才能;他要将自己金色花的影子正投到妈妈所读的书页上,欢舞跳跃着伴着妈妈的视点游移
匿笑:偷偷地笑 表达了母亲焦急的情感,我却很调皮偷偷的笑。一幅生动的母子情深图被表现出来

3,歌词郎是山中树求歌名

再见藤缠树歌手宅乐团小桥径直流水人家晚霞泛滥金色年华一种残破音调逢甲正涂满枝丫陈旧画卷印散模样焦枯树木盘坐遥看斑驳墙上藤缠思念断青烟伴船飘荡阿哥阿妹船头唱把绣球系身上鱼儿传情也向往好比山中树和藤那山中只有那藤缠树咧世上哪有那树缠藤咧我俩相交那顶百年咧奈何桥上等三年那山中只有那藤缠树咧世上哪有那树缠藤咧我俩相交那顶百年咧奈何桥上等三年等三年小桥径直流水人家晚霞泛滥金色年华一种残破音调逢甲正涂满枝丫陈旧画卷印散模样焦枯树木盘坐遥看斑驳墙上藤缠思念断青烟伴船飘荡阿哥阿妹船头唱把绣球系身上鱼儿传情也向往好比山中树和藤那山中只有那藤缠树咧世上哪有那树缠藤咧我俩相交那顶百年咧奈何桥上等三年那山中只有那藤缠树咧世上哪有那树缠藤咧我俩相交那顶百年咧奈何桥上等三年(娘子)山中只有那藤缠树咧世上哪有那树缠藤咧我俩相交那顶百年咧奈何桥上等三年(等三年)那山中只有那藤缠树咧世上哪有那树缠藤咧我俩相交那顶百年咧奈何桥上等三年等三年(娘子~~~)
..人间.............葡.让你!这首歌应该是--《葡萄的滋味》词..狐.可曾流过一滴汗..到这.遍山..红.狐.在人间..它的要求算不算.狡猾的狐.成团.荡着...不就..算尽.的狐狸..遍山。:lin lin演唱...........离..了几....白吃..无奈.开了果园.一声长.叹...狸的怨言..怎么能情愿.:晚秋女人曲.人间.这个故事流传...可攀..婪.狸.狸吃不到心不.是满园葡萄年年.....可..遍洒甘甜在....熟透的葡萄羞红了脸.的狐狸.机关...萄....狐...它的要求算不算..算尽.了几.风里雨里才长....山上的葡萄..只...萄.遍洒甘甜在。希望您满意..可曾流过一滴汗..婪.甘.不就....是酸..只.秋天...垂涎三尺.是酸..千年.葡萄满口酸.狐.又是一个金秋太.一天..怎么能情愿..山上的葡萄....贪..是一颗..是甜..是满园葡萄年年.阳暖..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狸闻香而来.尝.贪.离.千年...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白吃..甘.开了果园...狐.....风中飘.一天..狐...狐.让你......狸吃不到心不..:lin lin......想尝.高不.。.风中飘.荡着..遍洒甘甜在..狐.这个故事流传.是一颗..红.无奈.风里雨里才长.是甜.秋天.机关.高不.....抱.可..紧紧把手牵.......狸的怨言...葡萄满口酸..叹。.狸..到这..紧紧把手牵....葡.可攀...尝.人间..您好.想尝..一声长

4,被称为催命绞索的是什么植物

催命绞索-----菟丝子 菟丝子是旋花科的寄生植物。夏天,走进大豆地里,可以见到绿色的豆萁上常常缠绕着金黄色的细丝,这就是有名的菟丝子。它一旦泛滥成灾,大豆就遭了殃,被菟丝子夺去了营养,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 菟丝子浑身金黄,底下无根,所以又叫黄丝藤、无根藤,是一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每年四五月间,它的种子开始萌发,从土里钻出一条条“小白蛇”似的幼苗。幼苗出土后的两三个星期内,还过着独立的生活,吸收胚乳内的营养物质,幼苗在大豆地里左右转动,向上生长,上半截还卷成小小的圆圈,一旦碰到大豆的茎,就牢牢缠住不放,顺着大豆的茎继续向上爬,而且缠得越来越紧。菟丝子的细茎上长有很多寄生根,它们可以伸入大豆的茎、叶组织里,吸收大豆体内的养料。从此,菟丝子就开始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随后,根很快死去,叶子退化,形成半透明的小鳞片。 菟丝子蔓延很快,主茎上不断长出新的细茎,这些新生的细茎又可继续缠绕寄主了。,一株大豆上往往有很多的菟丝子缠绕细茎。 菟丝子夏秋季开花,花小簇生成球。每个果实里有1—3粒种子。秋季果熟,蒴果圆形。一株菟丝子可以结出2 000—3 000颗种子。这些种子有的撒在地上,有的随大豆的收获混杂在豆子中间。种子可以在土壤中生活四五年。第二年四五月,它们就从土中发芽,生长,寻找寄主。 菟丝子约有170种,有的寄生在大豆上,有的寄生在亚麻、车轴草、苜蓿、棉花、烟草、土豆和十字花科的一些杂草上,也可以寄生在葡萄和其他果树上。它们具有一定的寄生专一性,一种菟丝子往往只寄生在一种或几种作物上。 菟丝子的种子可以作药用,有补肝益肾、固精缩尿、明目止泻的功效
菟丝子!
绞杀植物 在热带雨林中,常常能看到一些藤本植物,藤蔓顺着大树的枝干蔓生,像一根根绞索,把大树紧紧勒住。有种藤本植物叫歪叶榕,长着形如巨蟒般的粗长藤蔓,紧紧地缠绕在大树上,大树受到捆绑挤压,无法生长,就枯死了。藤蔓缠绕在光秃秃的枝干上,在风中摇摆,像个阴魂不散的“绞杀鬼”伺机窥视着另一棵大树。,除了歪叶榕,还有一种高山榕,它的果实很有诱惑力,鸟啄食后,没消化的种子随粪便排出,偶尔落到树干或枝干上,就开始生根发芽。其气生根长出来后,有的顺着寄主树向下爬行,有的垂吊在空中,慢馒地落到地面再扎入土中。气根越长越多,纵横交错成网状,紧紧地贴住寄主树的枝干,争夺阳光与养料,让自己的树冠长得庞大浓郁,盖过了寄主树,用气根把寄主树团团围起来,越裹越紧,寄主树就在窒息中渐渐死去。
绞杀藤

5,空山鸟语阅读题

1、绿背黄纹的鸟,重复缠绵;山雀,短促嘹亮;鹧鸪,忽断忽续。   2、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本句把山雀的鸣叫声比喻为“轻快的音乐雨”,这是用人的视觉、触觉来描写听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雀的鸣叫声给人的美好感受。   3、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人不能永远像山雀那样欢乐,因为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是自然中可悲的族类。   4、这是作者因听到鹧鸪的鸣叫声而勾起的对故乡的回忆,表现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5、憧憬自然,赞美生命,讴歌自由。
1、第3段中“迸落”的含义是什么答案指鸟的叫声清脆,婉转,透明2。第4段中“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加上色彩”里“阳光”、“色彩”的含义是什么?答案阳光指心情欢快,色彩指生活充满希望,丰富多彩3你怎样理解第⑤段中作者的“梦境”?(3分).答案这是作者因听到鹧鸪的鸣叫声而勾起的对故乡的回忆,表现了浓浓的思乡之情。4文章开头说“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结尾说“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试联系全文说明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憧憬自然,赞美生命,讴歌自由。5.作者在文中主要描写了那几种鸟的鸣叫声,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3分)答6.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绘鸟的鸣叫声,摘抄出一句,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答7.仔细阅读文章第④段,概括写出作者感到“悒郁”和“怅然”的原因。(3分)答8.你怎样理解第⑤段中作者的“梦境”?(3分)答9.文章开头说“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结尾说“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试联系全文说明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参考答案5.答案绿背黄纹的鸟,重复缠绵;山雀,短促嘹亮;鹧鸪,忽断忽续。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6.答案示例“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本句把山雀的鸣叫声比喻为“轻快的音乐雨”,这是用人的视觉、触觉来描写听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雀的鸣叫声给人的美好感受。评分写出比喻句得1分,分析恰当得3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7.答案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人不能永远像山雀那样欢乐,因为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是自然中可悲的族类。评分答对得3分。意思对即可。8.答案这是作者因听到鹧鸪的鸣叫声而勾起的对故乡的回忆,表现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评分答对得3分。意思对即可。9.答案憧憬自然,赞美生命,讴歌自由。

6,连就连是什么意思

“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谁若97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这个是电影《刘三姐》里面刘三姐唱山歌的唱词,是她和阿牛哥定情时候唱的,嘿嘿。还有什么“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竹子当收你不收,旬子当留你不留,绣球当捡你不捡,空留两手捡忧愁……”都是经典啊~~所谓奈何桥,就是人死了以后灵魂要过的桥,过了桥,喝了孟婆汤就能忘掉前世的事情,就可以去投胎转世了。这个算是中国的传说吧。
那还不明白?就是永远在一起.
两人连在一起
亲爱的楼主很高兴为您分析你的问题我曾经也遇到过下面是本人的回答 希望能给楼主带来帮助人活着为了体验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为了弄明白人为了什么而活着?为了实现自身的理想、追求、目标、欲望以及价值。活得很累,很辛苦因为社会很不公平,活着很无奈伤心难过要哭泣,找到事做,就不无聊因为人生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努力就精彩!遇到任何事情要乐观对待保持一颗平常心。只要谨记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有奇迹人生难免跌倒和等候要勇敢的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给您意见,您看行吗?1.用心另眼看世界吧,这世上不是每个人都很顺利,只是看自己怎么解决,比如你走路的时候被人撞了,别人给你道歉了,有时候你还是会觉得很火,你却没想到撞你的人心里其实比你还难受,还是想想那句“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不如天天开心”。2.想到心情不好就心情会不好,那就不用想它,如果还是想,那就让自己忙起来,让自己没有空闲去想它,让自己充实地过好每一分钟,再有早晨醒了以后不要恋床,醒了就起来,忙起来,推开窗,呼吸清晨的新鲜空气,放松全身,让自己想像成一个快乐的小天使……3.选择一个空气清新,四周安静,光线柔和,不受打扰,可活动自如的地方,取一个自我感觉比较舒适的姿势,站、坐或躺下。4.活动一下身体的一些大关节和肌肉,做的时候速度要均匀缓慢,动作不需要有一定的格式,只要感到关节放开,肌肉松弛就行了。5.作深呼吸,慢慢吸气然后慢慢呼出,每当呼出的时候在心中默念“放松”。6.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日常物品上。比如,看着一朵花、一点烛光或任何一件柔和美好的东西,细心观察它的细微之处。点燃一些香料,微微吸它散发的芳香。7.闭上眼睛,着意去想象一些恬静美好的景物,如蓝色的海水、金黄色的沙滩、朵朵白云、高山流水等。8.做一些与当前具体事项无关的自己比较喜爱的活动。比如游泳、洗热水澡、逛街购物、听音乐、看电视等。9.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却不容易。别发愁,这个社会的和你差不多还很多,都快乐的生活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只要你努力对待每件事情,对生活认真一点,只要你认真对待每一天,不管你的人生怎么样,我相信都是精彩的。加油吧!祝你能快乐的过好每一天!!! 欢迎楼主继续追问如果本人的回答 有不准确的地方请见谅~! 期待您的采纳~!!!!
是个人名也说不准

7,namo amitabha yeah什么意思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有译作“南谟”、“那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 “阿弥陀佛”,是梵文Amitabha的音译。大乘教佛名。据说阿弥陀佛原为国王,后放弃王位,出家为法藏比丘后,发了四十八个愿,而成正觉。 “南无阿弥陀佛”系佛教术语,意思是“向阿弥陀佛归命”。诵读此语即谓“念佛”。 嗯,知道了。“南无阿弥陀佛”,向阿弥陀佛归命,祝爱我的和我爱的,平安幸福。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译作“南谟”、“那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无喝罗、南无三宝等。南无阿弥陀佛拉.阿弥陀佛是佛的名字,名字来源于梵语音译,“阿弥陀”在梵语中为“无量”或者“无穷大”的意思,“南无”为梵语“昄依”的意思。快要死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将带你的灵魂去极乐世界。它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等等意思,等等是指阿弥陀佛的智慧、慈悲、神通无量无边,语言无法说清 这句佛号是最普通的,差不多个个人会念的,但虽则会念,却不晓得有怎样的意义,为什么要念,念了有什么好处,究竟怎样的念法?我现今要一一说明,使大家晓得晓得! 第一、这句佛号有六个字。头上南无两个字,是归命的意义,是归依佛的教命;不可违背的。又是把自己的生命,归依于佛,要表现很忠心很孝顺的意思。有人讲南无是没有的意思,便是荒唐大笑话了。往下的阿字,是没有的意思;弥陀二字,是限量的意思。佛字,是极聪明人的意思;阿弥陀,是一位佛的名号。这位佛的寿数,是几千万年无穷无尽的,没有限量;又他身上的光明,很大很多,照起来可以达到虚空中无穷无尽的世界,也没有限量的。种种的功德,都是很大很多很妙的,也没有限量,所以叫做没有限量的佛。那位佛是住在极乐世界里的,他的世界,没有丝毫的苦处,但有无穷的乐处,往生到那里的人,便安稳舒服的了不得,所以又叫做安养国。这位阿弥陀佛,就是安养国里的教主;同我们这个世界上,有释迦牟尼佛的教主是一样的;虽是相像,若讲到寿命与身上放出的光明,阿弥陀佛比释迦牟尼佛远大得多哩。 第二、我们为什么要念他呢?人家都说修行的人,自然应该念的。那末,就要问你为什么要修行?人家说我们生在世上,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前世修来的,今世不修,来世就没有吃穿了;这句话虽也不差,要来世有吃有穿,还要看你能够布施不能?今世把人家吃,来世自己有得吃;今世把人家穿,来世自己有得穿;就是不念佛,也可以得到这种福报。为什么要念佛的道理,究竟还没有知道。我对你讲这里是一个苦的世界,我们都是受著种种束缚、种种逼迫、种种牵缠,很不自在的。寿命又短,衣食又难得,骨肉又臭秽,善人又极少,有志气的人,要把这个世界上的人救度起来,无奈自己也被这世界坑陷著。自救尚愁来不及,如何能够救得人家呢?倘然有了这个自度度人的志气,须是跑到极乐世界上去,受阿弥陀佛的教化,得了菩萨的本领,然后再回到世间,就能拿出种种方法,来救度我们同胞了;实在为著这个自度度人的道理,所以要念佛。这样普度众生的大道理,原来是释迦佛说出来的。佛在我们世界上说法度人,眼见世人没有很大的根基,可以依照佛法修行,就是能够,也要化了无数的年代,才可以成功。倘若年代隔得多了,就难免不中途退转,要求一生就可以修成的机会,只有来世生到阿弥陀佛世界上去,所以教我们念他世界上的佛号,早早同他结一个缘,那末到了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亲自来打一个招呼,或者派著化佛化菩萨来接引;这时我的念头,若坚定不变,就立刻往生极乐世界了。这句话是释迦佛在只园法会上,亲口告诉一千二百五十位诸大菩萨的,允许我们这里誓愿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不论男女老少,只消心诚愿切,口念弥陀,到底不懈怠的,一概接引往生,遂了他们的心志。这个宏愿,是阿弥陀佛自己立的。阿弥陀佛普度众生的四十八个大愿,仿佛化了四十八号大船,在娑婆世界苦海里,不论上风下风,听著有人极声哀求,即便闻声往救,所以大家把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时刻在心上、在口边念著,决定万修万人都成功。 第三、要讲念佛的好处。将来的好处,就是可以生到他的世界上去。他的世界叫做极乐,自然件件都是好的。今把大略说说一件是永远脱了轮回的苦趣;一件是寿命没有限量,同佛一样。一件是享受一切世间所享不到的清福,如满地满眼都是希世之宝,一切慧鸟,都能宣扬妙道;一切行树,都能善演圆音;衣食皆随意丰足;再不要使用心机,身体是莲花化生,脱尽了皮囊臭秽;况且这极乐世界上,没有一个不是修行的。多有大菩萨资格,我们可以同他做朋友,这样便宜事,在别的世界上,万难寻得出。至于讲到现在的好处,就是佛经上所说的念佛的人,日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刻刻保护著。又有二十五位大菩萨,如观世音大势至等诸菩萨,同一切护法伽蓝,常常照应好;又诸佛日夜护念,好像慈母刻刻心照他的爱子一般,阿弥陀佛常放光明,照著此人,使他常常得福,一切恶鬼邪神,同那一班夜叉罗刹,都不能伤害;一切毒蛇恶兽,都不敢放肆;一切水灾火灾冤仇盗贼瘟疫刀兵牢狱横死枉死等灾,都可不受;从前所作的罪孽,无论今生前生,都可一笔勾销。就是夜里做梦,也极安稳。或者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身。又念佛的人,心常欢喜,面有神彩,气力健旺,所欲的事,件件吉利。况且念佛的人,毕竟慈悲,即使尚有几分脾气恶习,未曾洗炼净尽,也能自知自己过,勇猛悔改。这人有这样的道德,已是不可及了;这种种好处,都是念佛人所独享的,不要轻看了这一句阿弥陀佛。有人说念了佛,死后做鬼,可以当钱用。这句话太荒唐了!能不能当钱,且不必说。我们念佛的人,万不应该存死后做鬼的心;因鬼的位子,比人又降低了一级,发心念佛的人,为厌著做人的苦楚,与历劫轮回的苦楚,方始争这往生极乐一著,了这生死大事,应当坚志向上,那里可以甘心退下去呢?况且鬼界难闻佛法,倘然跑到鬼界里,岂不是把生前念佛的工夫多抛弃了?要知道念佛的人,个个应该往生佛国,念佛人生前固然也有好处;毕竟的好处,在来世往生极乐世界的,千万不可弄错! 第四、念佛的法则。先讲定时念佛的方法要供一位佛像(图画也好),朝南朝东都可。念的时候,先在佛像前烧香,献鲜花(点烛随意)或鲜果,供养礼拜以后,先念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念到这里一拜,即起来,即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少则连念四五百声,多则千万声随意。) 念毕,再礼拜,起身,然后跪在佛前,再往下念三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三声) 南无大势至菩萨(三声)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声) 再起立,再礼拜,毕。再跪,往下念发愿文。(简单的十二句偈) 我今称念阿弥陀 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垂摄受 证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孽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刹 念毕起,三拜退。
楼上不知道别乱说。 namo amitabha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梵音发音。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有译作“南谟”、“那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 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无喝罗、南无三宝等。 “阿弥陀佛”,是梵文amitabha的音译,大乘教佛名,“阿弥陀”在梵语中为“无量”或者“无穷大”的意思。阿弥陀佛原为王子,后放弃王位,出家为法藏比丘后,发了四十八个愿,而成正觉。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