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人民的新年是什么,彝族人民过年是在每年_民风民俗

彝族人民的新年是什么,彝族人民过年是在每年

民风民俗 2023-05-16 20:59www.bnfh.cn民俗风情

本文目录一览

1,彝族人民过年是在每年的什么月

彝历年一般选在农历10月(公历11月)内举行。

2,什么节是彝族人民的新年

彝族的重要节日 一般就是两个!一是火把节,二就是彝族新年,火把节大概就是7月份 而彝族年大抵就是11月份开始!各地方过节时日都不一样,但凉山这边都大概这样,11月份就开始各地方的彝族新年,有的直到1月份之久才过新年! 至于细节,你可以在网上查阅下 彝族的彝族年这节日!

3,彝族年是什么时候

早就过了,放彝族年假是每年的十一月二十日,彝族年不是统一的,地方不一样过年的时间不一样。
彝族早称“夷族”,后至清朝改为彝族。在中国的众多民族中排行第六,彝族人也有属于自己的历法、文字和习俗,彝族年是彝族人的传统,那么,2016年彝族放假时间是什么时候?接下来,一起随怪异网小编来看看吧!放假时间12.21 22 23

4,彝簇人什么时候过年

彝族十月太阳历以12届相轮回纪日,3个属相周期为一个时段(月),即36日为一月,30个属相周为一年。1年10个月,360日,10个月终了,另加5日“过年日”,习称“过十月年”,全年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闰年(闰日),为366天。 庆年节   庆年节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彝族人民都要过庆年节,并相互拜祝,载歌欢舞,祝贺节日。

5,彝族的主要节日是什么

彝族年
彝族除火把节还有什么节呢?
过年节,火把节
彝族的主要节日有彝族新年和火把节。每年的农历6月24-25日为彝族的火把节,这一天彝族人要盛装打扮,伴着月琴,大三弦,打着火把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很热闹的。
泼水节

6,彝族什么时候过年

每年的11月20号左右都是彝族年(彝族过年)彝族吧过年称为“库史”;“库”是年或岁之意;“史”即是“新”;“库史”就是过新年。每当深山初雪,秋山红叶,太阳回归时,谷黄米熟,庄稼收进粮仓,便到了彝族过年的时候(以前是看自己的日历,也就是十月太阳历,一年10个月,一个月36天,多出来的5天为过年,现在很少有彝族在用了)彝族一年一度的年节是在农历十月底,有的地方是把过年日固定在农历十月三十日为除夕之日,冬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始。在凉山大部分地区是按区域选择吉日过年,但都在农历十月之内(云南和贵重还有广西等地区彝族可能跟大凉山的彝族年时间不一样)。“库史”是彝族民间传统节日中最受重视的一个节日,过新年的前一个月,就在做准备工作了,过年歌里唱道“计算着月份养猪怕猪长不肥,掺合精饲料来催,肥猪肥得站不起来;计算着天数酿酒,怕酒酿不好,盖上蓑衣压上石板发酵,酒味浓郁芳香;砍柴堆成垛,过年柴垛堆成岩。”彝族过年地板上要铺一层草。选割岩子上的草,那里的草是纯洁的草、干净的草,羊嘴没有沾过的草;是兽蹄没有踏过的草;是丰美的草、茂盛的草。芳草欣荣,铺青叠翠,绿草茸茸如绿毡铺地,象征子孙的荣华富贵。彝族过年,祖灵下面铺松针(有的地方是谷子草),松树青幽幽,象征永远常青,寒冬腊月里大雪压青松,青松照样青;青松坚忍不拔,象征子孙个个勇敢坚强。青松表粗皮厚,树心里有芳香的松脂,象征着人要象青松样要有善良心。彝族对松树评价特高。堆柴垛,就是在房前屋后堆一垛又高又整齐的柴垛,过年前要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去砍柴来完成这项准备。寨子里家家户户堆柴垛,互相攀比,柴垛堆得高,显示勤劳、康乐,以前小时候每年过年的前一天都会做,现在很多地方都把这个简化了。掸尘,过年这天的清晨,全家老少齐出动,掸尘扫屋,要把病魔、祸害、霉气一齐扫除门外,干干净净、清清洁洁迎新年,祈盼来年清净平安、人体安康、风调雨顺,这个是最累最脏的了,很开心,因为只有到这个时候才能欢聚一堂,有说有笑!

7,彝族人什么时候过春节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以最大的热忱和最隆重的庆典迎接每个新年的来临。“过年”,已成为全人类共同欢乐的节日。但在彝族,“过年”时没有什么庆典活动,人们全部的热忱都放于制作美食上,使冬季星回节被俗称为“吃节”。而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左右“大暑”节气时的“星回节”,才是各地彝族进行隆重庆祝、热闹无比,俗称“玩节”的传统“火把节”。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彝族地区的人们,把“过年日”中的6天,特别留出3天来放在夏季“火把节”时使用,以便使人们在“火把节”时更为尽情、尽兴和难忘。尽管各地区的彝族同胞欢度“火把节”节日的形式不同,但目前由男子每人弹拨用彩绸挎于肩上的大三弦乐器,一起欢跳《大三弦舞》,已成为彝族共同的娱乐形式之一。 彝族年来历传说 很早以前,山上住着一户三弟兄的彝族人家。他们年年辛勤种植,却年年被天王派来的神兵天将拱翻土地,破坏庄稼。有一年他们逮住一个天将,大哥主张杀,二哥主张打,老三则主张问清楚了再打再杀。老三问天将,天将说他是奉天王的旨意,被迫干坏事的,并且知道了天王妄图垄断大地,将要开决天河的事。弟兄三人问天将怎么办,天将说“老大在山脚下修一座锡房,老二在山坡上修一座铁房,老三在山顶上修一座泡木房,就可以避难了。” 弟兄三人按天将说的各人造好房子住了进去,结果十三天后,浩浩荡荡的洪水铺天盖地而来,住在锡房子的老大和住在铁房子里的老二,都沉没在水底淹死了,只有老三住的泡木房子浮在水面,水退后停留在一个山头。 老三的泡木房子引来很多逃难的飞禽走兽,老三热情地接待了这些死里逃生的客人。后来老三想娶天王的女儿为妻,那些寄居在家的飞禽走兽,就商量着成全他的婚事。 有一天,天王拨开云头,巡视人间,发现山头还剩下一座房子,房顶上还有一只乌鸦正鸹鸹高叫。乌鸦高叫,是不祥的预兆,天王忙叫妻子翻看天书,他的妻子开柜翻书时,发现耗子已把天书咬得破烂不堪。天王气愤地追击耗子,途中被一条蟒蛇咬伤了脚趾,痛得他死去活来。这时,一只云雀飞来告诉天王,青蛙能治好他的创伤。天王的妻子立即请来了青蛙,青蛙要他答应把女儿嫁给老三,才给他治病,逼得天王没法,只好应允。青蛙眼见这个成全老三婚事的计划圆满实现,便扑通一跃,跳进了池塘。天王抓不住青蛙,伤口越来越厉害,就此一命呜呼了。 老三娶了天王的女儿为妻,花狗献上了他尾巴上粘的三粒谷子.。老三夫妻把这三粒种子种下去,秋天收获了三吊谷穗。次年春天,他们又将这三吊谷穗播种,获得了九百吊,第三年,老三收得了千斤稻谷。 夫妇俩为了庆祝丰收,在夏历十月初一至十五的一天,煮起了白花花的米饭宴请曾救过老三的天将和成全他们婚事的飞禽走兽们。 这一天,就逐渐成为了现在彝族的年节,每年秋天丰收以后,都要隆重地庆祝彝族年,以祭奠祖先,庆贺当年丰收,预祝来年取得更好收成。
有正月十五过年!
彝族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各地的节日与内容也不完全相同。在四川凉山一带,彝族的节庆习俗丰富多彩,并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他们最主要的节日之一是过彝族年。彝族人在过年前都要砍年柴、碾荞麦面粉、割烧猪草、清洗除尘。在过年的第一天,东方微亮,整个村寨就苏醒了。起床后,女人们干着烤制荞饼、煮鸡蛋、做米饭、用米汤喂年猪等工作。男人们就忙着逐户杀年猪,杀年猪的次序是按寨中辈份的高低而定,从长到幼。若寨子里住着巫师“毕摩”,就要最先杀他家的年猪,以便他家的神先在自己的主人家享用,而不会到别人家去惹人生病,让大家都平安过年。全寨的年猪杀完后,家家户户就开始欢欢喜喜地吃年饭。按彝族风俗,在过年的三天内,家人或来客都可以随时想吃就吃,不拘礼节。从除夕之夜开始的三天,火塘里不能熄火,晚上全家人都要坐在火塘边,等祖宗清点人数。第二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玩耍,男女老少都各有各的玩法。姑娘和小伙子在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要去偷水、偷青菜和圆根,以不被人发现为光荣。偷东西时必须单独完成,因为这是凭胆量、谨慎、智慧、技巧而取胜的活动。它有几方面用意一则水、青菜和圆根等过年后就进屋,意味财源不断;二则告诫年轻人只有无声不语地劳动,才有吃喝;三是老人对年轻人生活能力的测试。男人们成群结队挨家挨户搜酒喝,直到烂醉如泥,不能随队而行才被送回家休息。寨子里有了这支喝酒队,过年气氛更加热闹。此俗称为“枯使指咛跛”,意为“过年搜酒”。孩子们也有自己的玩法。他们一人背挎一形如手枪的煮熟弯猪脚,两边系两块荞饼,集中在暖和的墙角或坡脚、河边,把背来的东西集中,由一些老年人主持,用刀切成小块,肉和饼切成一堆,来者有份,光骨头则还给原主带回去。到了第三天,天没亮彝家就要祭祖送年了。,和其他民族一样,过年的时间不局限为三天,在一个月左右,彝寨远近拜年的人络绎不绝,可以说天天都在过年。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