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大雅是什么人?隋末思想家、史学家温大雅生
温大雅,字彦弘,乃北齐文林馆学士温君悠之长子,隋末唐初的杰出思想家与史学家,出生于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他的兄弟皆以文学知名。温大雅初任东宫学士与长安尉,因父去世而辞官归家守孝。
大业末年,天下大乱,隋朝风雨飘摇,农民起义如火如荼。正当李渊从太原起兵,温大雅被聘为大将军府记室参军,成为李渊的左膀右臂,为其分析时政、筹划方略。李渊称帝后,温大雅任黄门侍郎,其弟温彦博则为中书侍郎,兄弟二人同列朝堂供职中枢。尽管他们深受李渊信任,温大雅却预见到兄弟共掌机要可能会引发非议,因此力辞黄门侍郎之职。
温大雅的才华与智慧为其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与弟大临、大有等俱以文学闻名,被誉为“温氏三雄”。他们的文学造诣与家教之严谨,使得颜、温两家在当时的士族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们的才华与智谋为李氏代隋的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太原起兵到唐朝建立,温大雅一直全身心投入政务之中,参订礼仪、赞划机密。他相继修成《大丞相唐王官属记》、《今上王业记》和《大唐创业起居注》,为后人研究唐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他的智慧和谋略为李唐王朝的建立和稳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唐王朝的建立与稳固,温大雅的地位也随之上升。随着太子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争夺帝位的斗争日趋激烈,他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政治斗争。武德九年六月,他临危受命镇守洛阳,以稳定外围局势。玄武门之变后,温氏因功擢升礼部尚书,受爵黎国公。贞观三年(629年),温大雅因病在长安去世,享年五十七岁。他的忠孝之举赢得了太宗的赞誉和感激之情。高宗永徽五年(654年),他追赠尚书右仆射。至此,他的一生功成名就、荣耀归于身后。他的事迹和贡献成为了后世研究唐史的重要资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