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若敦,这位出生于公元517年的北周将领,来自河南洛阳,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意志著称。在北周保定五年,他因直言不讳触怒了晋王宇文护,遭受了悲惨的命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嘱咐儿子贺若弼,志在平定江南,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贺若敦的生平事迹被详细记载在《周书》中。他曾随军征战,成功降服东魏的颖州,因此受到魏文帝的赏识,被拜为右卫将军和兖州钊史。
公元560年,南朝陈国的侯瑱率军进攻湘州,北周迅速反应,派遣贺若敦渡江救援。贺若敦屡挫侯瑱的锐气,成功进驻湘川地区。随着秋水的猛涨,侯瑱乘势反击,将贺若敦困在江南。
北周占领湘州的时间不长,当地百姓尚未心悦诚服。在贺若敦与侯瑱对峙时,百姓常常送上食物和家禽以慰劳陈国士兵。虽然这给贺若敦带来了困扰,但他却心生一计。他让部下扮作百姓,船中藏有披甲战士,通过巧妙的计策使陈国军队多次吃亏,最终使他们变得草木皆兵,不敢轻易接纳船只靠近。
在此期间,贺若敦的部队中有人叛逃投敌,侯瑱欣然接纳并善待他们。为了遏制这一现象,贺若敦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方法。他训练了一匹战马,使其对船只产生恐惧,然后利用这匹马的特性设下计谋,成功诱使陈国军队上当。这一举动不仅遏制了逃兵现象,更使陈国军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通过这些巧妙的策略和智慧的决策,贺若敦成功稳定了军心,使北周军队中的逃兵现象得到了根本性的遏制。他的事迹不仅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更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将领的智慧和胆识。这些策略和心理战术的运用,使他在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为北周赢得了宝贵的疆土和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