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公祭活动
黄帝陵公祭活动——清明时节的华夏大祭
每年清明节,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都会迎来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这场活动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旨在颂扬黄帝的功德,传承民族记忆,守护精神家园,构建和谐中华。以下是该活动的核心内容梳理:
一、时间与地点
时间:每年清明节(4月4日或5日)。例如,2024年甲辰年的活动将在4月4日举办,而2023年癸卯年的活动则在4月5日举行。
地点:这场盛大的仪式将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的祭祀广场或轩辕广场举行。
二、主办单位
常规主办方包括陕西省人民、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以及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三、活动主题与意义
主题定位:每年的公祭活动都有一个核心主题,如2024年的主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文化意义:这场活动被视为慎终追远、增强文化自信的民族盛典,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56面龙旗代表着全国各族同胞。
四、主要仪程
1. 典前序礼:仪仗队引领参祭嘉宾行至祭祀区,宣读《典前祝文》。
2. 击鼓鸣钟:34通鼓象征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及海内外中华儿女,9响钟鸣则代表对黄帝“九五之尊”的崇敬。
3. 正式典礼:包括唱《黄帝颂》、敬献花篮、恭读祭文、行三鞠躬礼、乐舞告祭以及精彩的“龙飞中华”表演等环节。
4. 后续活动:瞻仰轩辕殿、拜谒黄帝陵、种植桥山柏等,让参祭者更深入地感受到黄帝文化的魅力。
五、两岸同胞共同参与
近年来,台湾同胞也多次参与这一盛大的祭祀活动,体现了两岸共同的文化认同和血脉联系。
六、2025年筹备动态
2025年2月21日,乙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活动筹备工作会议召开。目前,活动正按计划推进,具体仪程可能延续传统形式。
这项活动通过庄重的仪式和广泛的参与,强化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与民族凝聚力。它不仅是一次祭祀活动,更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每年的黄帝陵公祭活动都吸引了无数海内外华夏儿女前来参加,共同缅怀轩辕黄帝的丰功伟绩,共同见证这一华夏民族的盛大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