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活动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活动展现出丰富多彩、富有创意的发展趋势,既承袭了传统的农耕文明精髓,又融入了现代文旅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以文促旅、以旅兴农”的融合模式。这一模式的多彩画卷正在广大农村徐徐展开,其中所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典型案例,令人瞩目。
一、传统节庆与农耕文化的交融
在农村的文化活动中,传统节庆与农耕文化的结合是最为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春分、春耕等传统节日,如今已经不仅仅是农民们的农事活动,更是文化活动的载体。在新疆库尔勒市哈拉玉宫镇举办的“度春分·备春耕·欢乐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和农耕体验,吸引了数万人次参与,不仅活跃了当地的文化氛围,还带动了村民增收。
二、文体艺术活动焕发乡村活力
农村的文体活动如今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形式,而是融合了多种元素,成为激发乡村活力的重要途径。从“村字号”品牌活动到体育赛事与文化的融合,无不展现出农村文体活动的丰富多样。贵州榕江的“村超”足球联赛,结合非遗展演,成为乡村文化“破圈”的典范。
三、政策引导与产业赋能协同推进
在政策的引导下,农村文化活动不仅注重文化传承,还注重产业赋能。农业农村部通过《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指引》,推动乡村非遗、手工艺品等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江苏的乡村旅游节推出了一系列新业态活动,彰显出政策引导与产业赋能的协同推进效果。
四、社会效益与文化认同双提升
农村文化活动的繁荣,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带来了社会效益和文化认同的提升。农民从文化的参与者转变为创造者,展现出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通过一系列活动,弘扬了南泥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推动了基层治理与文化建设融合。
展望未来,农村文化活动将继续以政策为引领、以农民为主体、以文旅融合为路径,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完善“文化+产业”链条,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我们期待着农村文化活动能够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亮点,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