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多岁的怙恃纷歧让请护工,后代身心俱疲,_怪人怪事

九十多岁的怙恃纷歧让请护工,后代身心俱疲,

怪人怪事 2023-05-05 09:19www.bnfh.cn怪人怪事

九十多岁的父母不让请护工,子女身心俱疲,尽孝和生命哪个重要?

“妈,您就让护工照顾您几天,您女儿,我老婆因为照顾您12年,累坏了,心脏病发作住院了。”女婿陆家硕边照顾岳母,边对岳母说。


陆家硕的老婆余晓艳今年67岁了,55岁退休后就一直照顾岳母,陆家硕还有一个小舅子,可他不在国内,所以照顾岳母的事情,都得他老婆做。


陆家硕的岳母今年91岁,12年前因为不小心摔了一跤,突发脑梗晕倒,人是救了回来,可人瘫痪了。


陆家硕岳父15年前就去世了,父亲去世以后,他老婆不放心岳母一个人住,他家女儿又出嫁了,家里也有房间,老婆就和陆家硕商量,把母亲接过来和他们一起生活。


陆家硕是同意的,因为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还有三个姐姐,他母亲在去世前三年瘫痪在床,都是他老婆伺候的。


因为他老婆还上班,所以白天的时候他们请了保姆照顾他母亲,但每天只要一下班,就赶紧回家照顾他母亲。


烧菜做饭做家务,他母亲半边瘫,右手不会动,左手也不是很灵活,吃饭一般都是他老婆喂的。


他母亲退休前是护 士长,很爱干净,每天都要洗澡,不让自己身上留下一丝气味,他母亲有些胖个子又高,而他老婆只有一米58,不到100斤,每次给他母亲洗澡都累得一身汗。


每次洗完澡,老婆都会给他母亲按 摩一遍,防止肌肉萎缩,按 摩完以后,又会给他母亲读一遍《健康报》。


他母亲中风以后说话说的不是很清楚,手脚不灵活,看报纸也不方便,以前身体好的时候,每天有看报的习惯,所以他老婆每天都会给他母亲读报纸。


他母亲卧床三年,一度曾经失 禁,但身上没有长褥疮,也没有难闻的味道,他的三个姐姐每个星期也都会来帮忙,也都对他的老婆赞不绝口。


陆家硕母亲去世前,把自己的存款的一大半都留给了他老婆,其他一部分他三个姐姐平分,三个姐姐都没有意见,都觉得是她们弟妹应得的。


老婆对自己的母亲很好,自然自己也应该对岳母好,所以老婆跟他商量,把岳母接到家里照顾的时候,陆家硕没有多说一句就同意了。


陆家硕的岳父是个文化人,上过私塾,也读过新式学堂,解放以后成了一名小学老师,岳母没有工作,当了一辈子的家庭主妇,但岳父对岳母极好。


而且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也都很有出息,陆家硕的老婆大学毕业后也和岳父一样,当了一名教师,只不过她是中学老师。


陆家硕的小舅子更厉害,考上了北大,研究生毕业后又去了美国读博士,后来留在美国工作,又在美国娶了一个华裔女子做老婆。


小舅子的老婆一家在美国很多年,在哪发展的不错,小舅子自己在美国发展的也不错,虽然没有加入美国国籍,但他拿了绿卡。


陆家硕一家和小舅子一家关系很不错,小舅子因为自己不能经常回国照顾父母,就在家财上多出力,陆家硕的女儿大学毕业去美国留学就是小舅子一手操办的。


陆家硕的岳父去世以后,小舅子也提出让岳母去美国养老,但他岳母不愿意,陆家硕的岳母也曾经去过美国,当年小舅子老婆生完孩子,岳母曾经在美国带过一年孙子。


也许是在美国人生地不熟,也许儿媳妇虽然看着是中国人,但作风很老外,让她不习惯,孙子周岁以后,不管儿子如何挽留陆家硕的岳母,一定要回国,后来不管儿子再怎么叫她去美国,她也不愿意。


虽然陆家硕的岳母没有退休工资,但每个月有几百的家属补贴,陆家硕自己事业单位退休,每个月的退休有8000多元,他老婆的退休工资也有将近8000元,养岳母也承担得起。


更何况,岳父去世的时候留给岳母50多万,还有一套90多个平方米的房子,小舅子在岳父死后,明确的和陆家硕还有他老婆说过:


“姐,姐 夫,爸妈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你们在照顾,以后爸妈 的存款还有这套房子,我不要留给你们。”


陆家硕的岳父生前也有这个意思,岳母也同意,所以陆家硕的老婆接老太太去自己家里住,老太太也是很高兴,也很乐意的。


老太太去了陆家硕家以后,把自己原来住的房子出租,陆家硕夫妻俩也没有要她的房租,都交给老太太。


陆家硕的女儿在美国留学,博士毕业后她没有选择在美国工作,而是和男友一起回国自主创业,外孙女小时候是老太太带大的,外孙女想自己创业,老太太赞助了10万。


老太太虽然没有文化,但做了多年教师的老婆,耳濡目染之下懂的也不少,而且为人爽朗大气,没有摔跤前,和女儿女婿住一起相处得很好。


有一天,陆家硕单位同事的儿子结婚,他和妻子去喝喜酒,留岳母一个人在家,等他们喝完喜酒回来,发现岳母晕倒在卫生间。


急忙打了120急救电话,经过检查发现岳母是因为摔跤突发脑梗,虽然做了手 术,命是救回来了,但人却中风瘫痪了。


刚开始的时候连话也不会说,手脚也不会动,陆家硕夫妻俩一直陪着岳母去医院做康复治 疗,康复治 疗很辛苦,他岳母一直都不是很配合,所以效果也不是很好。


岳母本来很体谅人,可自从瘫痪以后,她觉得很黏女儿,什么事都要女儿经手,一会儿看不见女儿就会大吼大叫。


陆家硕老婆也心疼的自己的母亲,自从母亲瘫痪以后,她就和陆家硕分床了,晚上都陪着母亲一起睡。


事无巨细照顾了几年,陆家硕岳母倒是养的白白胖胖,陆家硕老婆消瘦了不少,人的精神也差了很多,陆家硕心疼老婆,就请了个保姆来照顾岳母。


可保姆没来几天,就被岳母赶走了,自从生病以后,陆家硕的岳母变得不好讲话,人也越来越不通情达理,只要你不顺她的意思,她就会跟你闹,搞得陆家硕夫妻很无奈。


这个保姆不行那就换个保姆,可前前后后换了十多个保姆,没有一个保姆做的久的,最长的保姆也只做了一个月,后来中介一听是他家要请保姆,都不愿意来,都知道他家老太太不好照顾。



岳母不喜欢用保姆,那怎么办呢?那只能自己照顾,陆家硕心疼老婆,就帮着老婆多做家务事,可他毕竟是男的,在照顾岳母的时候,有的地方男女有别。


很多事情譬如给岳母洗澡,给岳母换尿不湿,给岳母翻身,这种事都得他老婆亲力亲为,那怕他愿意,他岳母也不愿意。


在照顾母亲的这十多年,陆家硕老婆的身体越来越差,她有了高血压,心脏病,自己也得常年吃药,可就算这样,老太太也不愿意用保姆。


陆家硕老婆跟她母亲的关系一向很好,她又是个孝顺的女儿,怕母亲再不讲理,再烦人,她也都受着,自己再不舒服,忍着也要伺候好母亲。


这次老太太一不小心吃多了,一直上吐下泻,陆家硕老婆照顾了几晚上,一直没有睡好,又加上得给老太太多次洗澡,大概人实在太累了,诱发了心脏病,晕倒了。


陆家硕赶紧打了120,并且给儿女婿打了电话让他们来家里照顾岳母,自己跟着救护车去了医院。


虽然经过抢救,他老婆没事了,可医生说:“长期缺乏睡眠,血压也不好,心脏也不好,得好好休养,不能劳累。”


可他老婆醒了以后,立马要回家,因为她不放心别人照顾她母亲,陆家硕心疼老婆,不肯让老婆出院,一定要让老婆在医院好好检查一下身体,顺便养一下身体。


他对老婆说:“老婆尽孝固然重要,那你也得量力而行,如果你自己真倒下了,谁来照顾岳母呢?我照顾你也不放心吧,所以你得先把自己的身体养好才能更好的照顾岳母。”


“老公,你知道的,我妈不愿意保姆照顾她,她会大吵大闹,会吵到邻居的。”


“你放心,我会好好跟岳母说的,我也会给小舅子打个电话,让他也和岳母说一下,岳母会心疼你的,让保姆照顾她一段时间,等你出院再自己好好照顾她。”


因为陆家硕一直不同意老婆出院,他老婆也没有办法,只能好好留在医院治 疗身体。


陆家硕给远在美国的小舅子打了电话,告诉他你老婆的身体情况,让小舅子好好和岳母说一声,先请段时间的保姆照顾,等老婆,出院以后再好好照顾岳母。


陆家硕知道,如果没有小舅子的铺垫,也许自己直接跟岳母说,岳母心里会有疙瘩,会认为他们夫妻嫌弃她了。


虽然岳母有些不高兴,但知道女儿住院了以后,她也体谅了,只不过她和陆家硕说:“就让保姆照顾我几天,不过你要外孙女盯着保姆,我怕保姆打我欺负我。”


“在医院好好照顾我女儿,让我女儿身体早点好起来,早点回家照顾我。”


陆家硕还能说什么,只能说:“好!”


我的:

一般父母90多岁了,子女基本也都六七十岁了,自己也是老年人了,如果不请护工,说实话,体力上吃不消。


老小孩老小孩,有些老人年纪大了,会变得不可理喻,没办法沟通,所以这真的是大问题呀


娘十月怀胎生育了我,她养我小,我养她老,天经地义!遵循本心孝敬老人,至于别人养不养是他们自己的事,和我无关。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趁父母在多多孝顺他们是人生最大的福气!




94岁的婆婆住院后,65岁的张惠请了个护工照顾她,婆婆哭着说张惠不孝顺,张惠无奈地说妈,您儿子已经70多岁,刚刚心脏手术出院,求您心疼心疼儿子吧。


张惠婆婆一生都是个要强的人,公公去世后,婆婆自己一个人拉扯着6个儿女长大,那时候最小的儿子才2岁。


婆婆从小就对孩子们要求很严格,孩子们对婆婆的感情是既爱又怕。


儿女成家立业后,婆婆不愿意跟着儿女生活,说在儿女家不自在,坚持一个人住,让儿女们轮流回家照顾她。


张惠老公罗强是二儿子,最小的小叔子两口子还没有退休,大伯哥在外地生活,大姑姐腰椎键盘突出做过手术,二姑姐中风后勉强能自理,小姑子年轻时因为恋爱,导致精神有点小问题平日里靠药物维持。


小叔子两口子负责周末的值班,其他的兄弟姐妹就安排在周一到周五值班。


每家24小时陪着婆婆,照顾婆婆一日三餐、收拾卫生,晚上留一个人陪老太太,免得出现意外。


刚开始的时候,婆婆身体健康,儿女们只是陪着说话聊天、做饭收拾卫生就可以相对比较轻松。


婆婆90岁那年脑梗后一侧肢体失能,思维还很清晰,只是脾气变得极差,可能是一生要强惯了,对于自己不能自理心理上个接受不了。


婆婆对于儿女们要求她做康复训练的事非常排斥,每当孩子们把她带到楼下,让她练习走路时,婆婆总是用含糊不清的声音骂儿女,引得邻居们频频侧目。


邻居们了解情况后也劝婆婆听儿女的话,说小区里也有和她病情类似的老人,经过自己的康复恢复得越来越好。


婆婆却不肯再下楼了,每天就待在家里依然拒绝康复训练,慢慢地就开始卧床,晚上精神却很兴奋,睡眠极少。


最先退出婆婆照料的是两个大姑姐,因为婆婆卧床后要坐轮椅,两个大姑姐没有办法抱得动婆婆,大姑姐腰椎间盘手术后腰都不能弯,更别提要抱自己的老娘做轮椅,二大姑姐也如此。


照顾婆婆的主要任务就落在了张惠、小叔子两口子、小大姑姐身上。


两个大姑姐和大伯哥觉得过意不去,商量着给婆婆请个保姆,减轻他们的负担,婆婆却坚决不肯。婆婆说我自己一个人辛辛苦苦带大了你们6个孩子,我老了你们就应该伺候我。


,保姆去了后,老太太就各种折腾,嫌弃保姆做饭不好吃、浪费水电,不但对保姆各种挑剔,还故意把大便摸在床上、扔在地下。


给再多钱保姆也不愿意照顾婆婆,干不了几天就辞职了。


无奈之下,儿女们继续坚持伺候婆婆。


因为张惠和老公都退休了,成了照顾婆婆的主力,老公觉得小叔子白天上班辛苦,所以承担了周天到周四晚上的夜班,周末时候才让小叔子替自己几天。


毕竟也是快70岁的人了,每天晚上得不到充足的而睡眠,白天还要帮忙带孙子,张惠老公身体也越来越差,经常觉得胸闷气短。


张惠让老公去医院检查,老公不以为然觉得就是自己太累了,只要好好休息下就没问题了。


可是面对老娘的状态又怎么可能休息得好?


一天早上,张惠到婆婆家替老公,结果老公刚起身就突然晕倒了,张惠吓坏了赶紧叫救护车把老公送到医院,经过检查,老公需要做心脏搭桥,还一次性搭了3根。


张惠留在医院照顾老公,小叔子把远在外地的大伯哥叫了回来,和几个大姑姐们在家照顾婆婆。


婆婆可能习惯了张惠老两口子的照料,每次在家对其他几个孩子横挑鼻子竖挑眼,各种指责和不耐烦。


张惠老公刚出院,婆婆又住进了医院,医院现在要求家属陪护后就不能中途换人。


张惠给婆婆找了个护工照顾,婆婆却不愿意,她想要张惠在医院陪护,张惠这次坚决地拒绝了婆婆的要求。


她说妈,你儿子也70岁的了,你如果出院还想看到儿子,就接受护工吧。你如果不想要儿子,我就去把你儿子叫来伺候你。


婆婆看着张惠坚定的神色,默默地松开了拉着张惠的手。


张惠嘱咐婆婆妈,你没有大事,在医院治疗几天就能出院,也让我和罗刚缓一缓,我们还有能力继续伺候您,罗刚已经做了心脏手术了,如果你还这样坚持下去,你儿子可能没有你老人家寿命长啊。


说着说着,张惠就哭了,说妈,你难道也想看着我到了这把年纪没有了老伴?


婆婆看着张惠流泪,也哭了,说那我出院后你还要去家里陪我吗?


张惠拍拍婆婆的手说妈,你放心,我们会照顾你的,做儿女的照顾父母是应该的,您做母亲的也要心疼儿女不是?


张惠回家后和其他兄弟姐妹商量了婆婆的养老办法找一个居家保姆,兄弟姐妹们每天过来陪婆婆说话聊天,免得婆婆寂寞。


兄弟姐妹都同意,对于老母亲工资不足以支付保姆费用的差额部分,几个人均摊。


婆婆出院后,听到孩子们的养老方案,看到身体羸弱的罗刚,看到儿媳妇头上花白的头发,难得的没有再提反对意见。

回到题主问题


老人的养老问题是每个家庭不可避免必须面临的问题,如何让你老人安享晚年各家情况不一样,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就像张惠的婆婆从一开始有儿女陪伴养老,到儿女身体出现状况,如果继续坚持子女养老,可能会把子女的家庭拖垮。


所以,一个大家庭总要有一个孩子能够出面做主提出解决方案。


面对年迈的父母在养老方面的“任性要求”,子女也要和父母陈述利弊,坚持一个共赢的养老意见。


就像张惠坚持给婆婆请保姆,不是有了保姆就对老人不管不问,把照顾母亲的事情甩给保姆,而是依然坚持精神陪伴,让70岁的儿女也得到休息,保证儿女的身理健康,更长久的陪伴老母亲。


老人有时候拒绝保姆,或许内心担心的是子女把自己交给外人后疏远了自己。


孝顺老人是我们的美德,如何孝顺老人又是一种智慧。




我妈92岁卧床不起六年,全让5个子女伺候,已经累病了二个了,她就不让请护工,一说请护工就哭,子女都是65岁以上的人了,真不心疼儿女,她说你们伺候我是应该的!




我的建议是请护工,要不然子女病倒了,怎么照顾老人?尽孝并不是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也有错误的判断,只要我们做正确的事情就行。


我家楼下有几个80、90岁的老太太,她们经常坐在午后的阳光里谈天说地。我午后遛狗的时候,就会坐在阴凉里跟她们聊天。老太太们一个个都很乐观,东家长,西家短,什么都说,说得最多的还是自己家里的那个倔老头。


一头花白头发的潘大娘,是这群老太太里年龄最长的,今年94岁。她说她的头发以前是全白了,80多岁以后,不知道怎么回事,白头发里竟然有变黑的了。旁边有个老太太就说“你返老还童了。”


潘大娘就说起了她“返老还童”的经验,这跟她的老伴潘大爷有关。潘大爷比潘大娘小三岁,今年91岁,十年前,他每天晚上跟潘大娘去广场散步。一个阴雨天的傍晚,潘大娘决定不去广场散步了,潘大爷这人有点偏执,他已经习惯每天晚上去广场散步了,为这事跟潘大娘吵起来,然后他生气地自己去广场散步了。



潘大爷从广场散步回来,那时候天已经黑了,晚上八点多钟,小区里的路灯虽然亮着,有点暗。潘大爷进楼道时,他脚底下踩了外面的雨水,上楼梯的时候就脚下一打滑,从楼梯上摔了下去。两个台阶的楼梯,他摔下之后就起不来了。


附近的邻居基本也都回家了,楼道里也没有人上来。潘大爷摔倒的时候,手机也摔出去了,不知道摔到哪去了,他躺在地上疼得不能动弹,喊了几嗓子,这时候家家都在看电视,没人听见他的喊声。


后来,潘大娘在家看看快晚上九点了,老头子咋还没有回家呢?她就有点担心,打着伞下楼,想去找找潘大爷。结果一下楼,看到潘大爷在门口那里趴着呢,一动也动不了。


潘大娘可吓坏了,急忙给一个儿子一个姑娘打电话,也给120打电话,把潘大爷送去医院。拍了片子,说腿摔折了,腰椎也出了问题。潘大爷在医院治好了腿,身体还是有半边不能动,回到家里之后,他再也不能去外面散步了,每天躺在床上,要潘大娘伺候他的一日三餐。潘大娘还得半拖半抱他到卫生间上厕所。还要给潘大爷洗澡。


潘大娘照顾潘大爷一周,就累倒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也回来了,大家一起商量怎么照顾老父亲的事情。潘大娘这一生一共生了五个孩子,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其中大儿子和大女儿二女儿都考上了外地,一个在广州,两个在郑州。



虽然,这些儿女们基本都退休了,家里都有需要他们的事情,大儿媳回乡照顾自己生病的娘家妈去了,大儿子就在广州接送孙女上下学,根本回不来。


潘大娘的两个在郑州工作的女儿也退休了,可大女婿有病,大女儿要在家照顾大女婿。二女儿家里有个情绪低迷不出去工作的女儿,她要在家照顾女儿,也没法回来照顾父亲。不过,在外面的三个儿女每月往家里给潘大娘邮寄回500块钱,让老妈请护工照顾老爸。


潘大娘在同城的老儿子和老姑娘呢?老儿子从小就娇生惯养,在家时就锹镐不动,别说让他照顾别人呢,还得老儿媳照顾他呢。老姑娘呢,今年不到五十岁,她算家里兄妹年轻的,但她家里有个大学生在读书,老姑娘在饭店后厨刷碗。


潘大娘和老儿子老闺女商量的结果是,花2000元请个护工伺候潘大爷。潘大爷和潘大娘都有退休金,再加上大儿子和大女儿二女儿每月邮寄回来的1500元,请护工没问题。(这是十年的工资)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护工也请来了,女护工照顾潘大爷的第一天,就被潘大爷给骂了。护工搀扶潘大爷上厕所时,搀扶不动,累得满头大汗,就建议潘大娘买个移动马桶,放到潘大爷床底下,这件事还没等实施呢,潘大爷就开始骂护工,说护工不好好干活,就让雇主花钱,要是买来移动马桶,还雇你这个护工干啥呀?


护工一听潘大爷骂她,就不愿意了,想辞工不干。潘大娘急忙安慰护工,说老头子脾气不好,但心地善良。护工就决定不走了。可是潘大爷却骂起来没完,又开始骂潘大娘,说潘大娘嫌弃他,不愿意伺候他了。就这么骂个不停,护工实在忍受不了,辞工走了。



潘大娘随后又雇了一个男护工,男护工有力气,能搀扶潘大爷上厕所,没到一周,也被潘大爷骂走了。潘大爷总是支使护工干这干那,一天还去好多次厕所,护工对潘大娘说“你们家老爷子这不是支使我玩吗?到厕所他也不上厕所啊,就坐在马桶上啥也不干,累死人不偿命啊!你们家给多少护工费,我也不干了。”


两个护工都被潘大爷变相地撵走了,怎么办呢?潘大娘又把老儿子和老闺女找回来,说护工都让你爸撵走了,咋办吧?兄妹俩决定,妹妹不去外面饭店刷碗了,回父母家照顾潘大爷。潘大娘每月2000元给女儿开支。


但潘大爷面对女儿的照顾,也是诸多挑剔,也不允许买移动马桶。他也是有原因的,他抹不开在房间里上厕所,觉得丢人。可老闺女也整不动他去卫生间啊?老闺女就跟父亲吵起来了。潘大娘一气之下,把老闺女撵走了。


护工不能雇了,闺女也撵走了,咋办呢?潘大娘只好自己照顾老伴,结果跟老伴一起摔倒了,潘大娘手臂摔伤,住了很长时间的医院。这段时间,没有人照顾潘大爷,潘大爷自己在家住了一天。


老儿子是当天晚上来的,给潘大爷送饭。他对潘大爷说“爸呀,你别作了,把我妈都摔伤了,现在我老妹在医院看护我妈,只能是我来给你送个饭,别的我是啥也干不了,你要是同意呢,我就给你雇个护工,不同意呢,我就天天来给你送两次饭。”


为什么送两次饭呢,潘大爷的老儿子有点虎超的。他对潘大爷说“爸呀,你在床上躺着,也不出力气干活,别吃三顿饭了,我就给你送两次饭,给你洗澡按摩我都不会,我就能让你不饿死,愿不愿意雇护工,你自己考虑吧。”


潘大爷的老儿子第二天早晨,给潘大爷送了一次饭,看到潘大爷拉在床上,他也不管,他说他不会收拾。晚上他又给潘大爷送来一盒饭。潘大爷的床上都尿湿了。潘大爷的老儿子也不给潘大爷换,他说这么多年潘大爷惯得他啥也不会干了。潘大爷说“你不是我儿子,赶紧给我滚出去!”


潘大爷的老儿子第三天上午没给老爹送饭,晚上也不给老爹送饭。他还到医院把这事跟潘大娘说了,潘大娘要揍他。他老儿子说“我爸这人毛病多,瘫在床上了还这么能挑,晾他两天,死不了,到时候他就雇护工伺候他了。”


老闺女心疼老爹,买了老爹爱吃的红烧肉炖茄子送回去了,看到老爹在污秽的床上哭泣,老闺女也哭了。烧水给父亲洗了澡,换了新床单,她力气弱,没法把老爹抱到床上去,干脆就把床垫放到地上,把老爹拖到床上。


老爹看到女儿累得满脸淌汗,也哭了,说“给我雇个护工吧,雇个男护工,但***得在旁边看着,别让人家虐待我。”原来,老爷子总担心护工虐待他,总把护工往坏处想。



等潘大娘出院回到家里,老儿子已经给潘大爷雇了一个男护工,男护工照顾潘大爷很精心,每天都给洗澡,每天都按摩两次,每天晚饭后还推到广场看热闹去,跟伺候婴儿似的。这段时间潘大娘没在家,护工和潘大爷之间已经有感情了。这个护工一直照顾到潘大爷到现在,潘大娘给护工涨了几次工资。


现在潘大娘有时候跟潘大爷开玩笑,说“老头子,把护工撵走吧。”潘大爷说“你撵走一个试试?人家比我儿子都对我好,我那儿子啊,白养了!”


潘大娘对我们说“这个护工可能干了,炒菜做饭可好吃了,我一天溜溜达达,家里啥都不用我干,我也没啥操心的,你说我能不返老还童吗?”


写在

九十多岁的父母不让请护工,我们做儿女的也要请护工。一是因为护工照顾老人是专业的,二是因为我们作为儿女年龄也大了,父母90多岁,儿女也都超过60多岁,伺候不动父母。一旦儿女累得病倒了,他们连看望父母都不能了,别说照顾父母了。


,有一条一定要跟父母说好,即使请了护工,子女们也会定期来探望父母,要不然老人就不会同意请护工,因为老人想念儿女,也依赖儿女呀。




93岁的李奶奶又赶跑了一个护工,自从她七年前她得了脑萎缩以来,已经赶跑了六个护工,熬死了两个儿子,剩下的儿子们气得都不想管她了。几年来她还是老样子,儿子们却被搞得身心疲惫,眼看再这样下去,她还没走,儿子们都要被她送走了。


李奶奶住在我家隔壁,她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是老大,五十多岁就去世了。五个儿子最大的也72岁了,最小的61岁了。

由于孩子多,李奶奶年轻时吃了不少苦,她跟老伴从乡下来到城里,每天在街边卖包子养活儿女们。


老伴20年前就生病去世了,李奶奶一个人过了几年,儿子们怕她孤单,就在几家轮流住。倒也相安无事。


就在2015年,李奶奶86岁时,得了脑萎缩,从一开始记不清事,到后来连人也不认识了,症状越来越严重,这两年更是离不开人了。




大儿子72岁,老婆去世好几年了,孩子们成家搬出去了,他自己一个人过。他的身体也不是很好,有冠心病,每次轮到母亲住他家时,还得孩子们过来帮忙。


每天凌晨四点,李奶奶就醒了,说什么也不肯睡,嚷着要吃饭,她不睡谁也别想睡。只得起来给她热牛奶。


要是起得慢了点,她就又喊又叫,扰得楼上邻居老来找,人家年轻人谁不想睡个懒觉。给她喝了牛奶,吃几块饼干,等七点多的时候再跟家里人一起吃早饭。


整个白天,除了中午睡半小时外,她一整天不消停,一会要吃,一会儿要拉,穿了成人纸尿裤也不行,经常会扯出来扔到地上,有一次甚至扯出来后,把大便抹在墙上和床上,七十多岁的儿子急得直哭,孙子们嫌脏都抱怨不休。


跟兄弟们商量后,试着送去养老院。试住了一个星期,养老院就退回来了,李奶奶一天到晚不吃不喝就在那儿嚎哭,弄得别人也不能休息。


于是大家又换了方案,由一家一个月改成一家一星期,这样在每家的天数少了,大家能相对休息一下喘口气。


有一个星期天,李奶奶又轮到老大家。伺候她吃了早饭,她嚷着要出去晒太阳,老大和儿子打算把她抬上轮椅,就在这时儿子接了个电话到另一个屋了。


老大在扶她坐轮椅的时候,她又不干了,要吃饭。热了点早上喝剩的粥端过来,她嫌没有肉,使劲一扒拉,把碗摔到地上,连饭带碎片弄了一地。


老大准备蹲下捡碎碗片的时候,不小心脚底一滑摔了一跤,脑袋重重地磕在桌腿上,顿时心脏病发作,一下子就呼吸困难起来。李奶奶还在那里骂骂咧咧,孙子听到动静跑过来,父亲已经不醒人世。送到医院,没抢救过来,就那么走了。


打发完父亲后,大孙子说再也不管她了。


接下来倒霉的是老三。老三跟妻子也是快70的人了,老俩口还得接送孙子。

这天,孙子放学回家拿着雪糕在吃,李奶奶看了也要吃,孩子不给,她拿起一个杯子朝孩子砸过去,幸亏孩子躲得快没砸到。


老三见状赶紧出去买雪糕,就在过马路时,被一辆疾驰而来的小车撞了,虽然保住性命,成了植物人,自己也离不开人了。




就剩下老二、老四和老五了。又轮了一段时间,都疲惫不堪。白天劳累了一天晚上也睡不好,再熬下去就都要走母亲前头了。大家商量还是请护工吧,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能由着她了。


他们到家政公司,开出比别人多一半的工资,条件是能忍受得了老人的摔打和谩骂。

终于有人应聘了,张姐五十三岁,长得人高马大,很壮实,看上去精干利落,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想多赚些钱,什么苦也能吃。

她也提出一个条件,只要她不虐待老人,家里人不能干涉她的做法。如果挑剔她,她就辞职。


于是张姐走马上任。第一天就给了李奶奶一个下马威。

早晨喂她吃饭时又嫌不好,要吃肉,张姐就说,你不吃就饿着。饿了一顿,到中午的时候,大口大口地吃了,也不敢挑剔了。


要往出扯纸尿裤时,张姐就拿针吓唬她,她一有动作就拿针在她眼前晃,几次后她就不敢伸手了。


接下来张姐有她的一套做法,很快就降服了李奶奶。闲时她拿了老照片给李奶奶看,让她回忆,她发现,虽然李奶奶记不得现在的事,能记得一些年轻时候的人和事,虽然是片段,但她也很喜欢回忆过去。


太阳好的时候,张姐就推着她去附近的公园,还买了汽球一类的玩具跟她一起玩,把她当小孩子一样哄着管着,慢慢地三奶奶也就习惯了。儿子们终于松了口气。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于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来说,对家里的人无疑是个很大的负担。尤其是现在的人都很长寿,九十多岁的很常见,儿女们退休了要看孙子还得照顾更年迈的父母,自己都六七十了也不能安享晚年,真是累。


对于那些不听话的老小孩,有时就不能由着她,毕竟儿女们也得生活。该请护工保姆的时候就请。不一定就是把自己累死才算孝顺父母。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护工也不是那么容易请的,希望赶紧完善社会养老制度,否则照顾老人可真是个难题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