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为何不用祖逖?一代名将致力北伐忧愤而死
大兴四年,晋元帝任命戴渊为征西将军,掌管六州军事及司州刺史一职。祖逖虽对戴渊的任命表示认同,但他认为戴渊虽具才望,却缺乏远见,不足以助力于北伐。祖逖内心忧虑,担心权臣与宠臣之间的对立会引发内乱,使得北伐事业受阻,因而忧愤成疾。
尽管身患疾病,祖逖仍心怀进取之志。他坚守虎牢城,并派人修筑营垒,作为南部部队的据点,以防后赵的侵袭。同年九月,豫州天空出现异象,祖逖仰望星空,感叹命运多舛,忧虑国家前途。不久,祖逖病逝于雍丘,享年五十六岁,被追赠为车骑将军。他的逝去,让豫州百姓如丧父母,谯梁百姓更是为他立祠纪念。
祖逖之死后,王敦内心欢喜,觉得现在可以肆意妄为。祖逖的弟弟祖约接替其兄统领部众,然而节节败退,祖逖收复的河南大片土地最终被后赵攻陷。
南渡之后,祖逖成为积极要求收复失地的南渡士族的突出代表。他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多次上书司马睿要求北伐。司马睿的立场与祖逖存在冲突。司马睿更关注在江南建立稳固的政权,对北伐能否成功持怀疑态度。尽管他被任命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并未得到实质的支持。司马睿只给予他有限的军队、粮食和布匹,其余需自行解决。
祖逖仍然坚定信念,率兵渡江北上。他在长江上击楫起誓,表达自己北伐的决心。他进屯淮阴,招募军士,锻铸兵甲,并屯田积谷。他积极联合地主武装,共同对抗石勒。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祖逖就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并在这些地区劝课农桑,允许边境贸易,使得这些地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尽管祖逖始终没有得到东晋政权的全力支持,但他的北伐事业仍然值得敬佩。除了权力争斗等因素外,从用人角度来看,祖逖的抱负虽然宏大,但与司马睿的战略规划存在冲突。他的北伐失败,除了外部因素外,也与这种内在冲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