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中太子发誓时樊长使为什么会露出不屑的
《芈月传》中的人物塑造丰富多彩,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与命运。其中,樊长使这一角色,作为前魏后的媵侍嫁入秦国,她的经历展现了后宫之中的复杂人性。
樊长使原本以为只要不在后宫争斗中卷入漩涡,安分守己,便能平稳度过余生。后宫之地并非她想象的那么简单。当时芈姝入住秦宫时,秦宫的嫔妃已经分为两大阵营,一路是魏夫人,一路则是芈姝。樊长使怀着身孕,只想平稳生下孩子,不愿卷入任何阵营之中。
樊长使的性格使她始终唯唯诺诺、胆小谨慎。当芈月因冲撞秦王被罚打扫后花园时,魏夫人为了取笑芈月,挑唆各嫔妃前去观看。樊长使也被卷入其中,面对魏夫人的挑衅,她虽然心中害怕,但仍然鼓起勇气与魏夫人争执。由于她的胆小谨慎,她差点因此失去自己的孩子。
在“蜂事件”中,樊长使知道真相,却因为害怕而选择了隐瞒。她的孩子公子通继承了她的胆小怕事的性格,所以在秦王面前并不受待见,甚至被太子欺凌,最终走上了自杀的道路。公子通的死让樊长使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她决定向秦王揭露芈姝的罪行。芈姝的狡辩使得事情最终不了了之。
虽然樊长使为人胆小谨慎,但她一旦触及底线,便会与人以死相搏。秦王临终前的誓言让太子发誓不得伤害兄弟手足,但樊长使对太子的誓言并不相信。特别是当她想到自己的儿子公子通被太子欺凌至死,她对太子的誓言更加不屑一顾。
樊长使的这一表情也反映了其他嫔妃对芈姝的不服心理。芈姝为了太子之位已经变得不择手段,不顾秦国与江山的利益,只是一味地公报私仇。她的行为让其他嫔妃对她不屑一顾。《芈月传》中的樊长使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她的经历展现了后宫之中的复杂人性与命运的无常。她的故事充满了曲折与悲剧,但也展现了一个母亲为了孩子的牺牲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