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进京后为何要剁了吴三桂全家?
孙武在兵书的开篇所强调的智慧,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战争,绝非儿戏,而是关乎国运民命的大事,需以深思熟虑的谋划应对。以山海关之战为例,吴清联军大获全胜,多尔衮赋予吴三桂重任,令其统领一万兵马充当先锋,追击李自成。
这场战争的走向,从多尔衮的决策便可窥见一斑。他发布将令,此次出师旨在除暴安民,灭流贼以安天下。李自成在吴三桂的追击下,节节败退,河北卢龙一战,李自成军队士气低落,一触即溃。战败后,李自成更是残忍地杀害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并砍下其头颅示众,以此展示他的决心和力量。
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退回北京。他与牛金星商议策略,认识到满洲兵势强大,北京之地不可久留。他们决定舍弃北京,退回西安凭险可守。牛金星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建议:效仿西楚霸王项羽,火烧紫禁城。这一建议虽然壮烈,却显得愚蠢无比。朱棣修建紫禁城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物资,历经数百年修补,是中华文明的瑰宝。牛金星的建议不仅是对历史的无知和不敬,更是对文化的破坏。
李自成居然同意了这一建议,宫殿悉皆烧尽,只留下了武英殿。故宫的黄昏中,乌鸦群起,仿佛在预示大顺政权的命运多舛。李自成最恨的人是吴三桂,他下令斩杀了吴三桂全家34口。与此吴三桂率领的联军已经打到了北京城外。李自成匆忙在武英殿即位后,在吴三桂联军的追击下逃离北京。
吴三桂准备进北京城时,却接到了多尔衮的命令,不得进城。多尔衮担心吴三桂与故明大臣勋戚会面可能引发叛乱。故明大臣们忙着迎接吴三桂的也在忙着整肃未逃跑的农民军,一旦抓到便施以残酷的刑罚。
战争背后是权力的争夺和人民的苦难。孙武的智慧告诫我们,战争需深思熟虑、谨慎谋划。在这场历史的大潮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和选择,而历史的走向总是充满了无常和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