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秘闻:刘邦和项羽曾经联手残忍屠城
未解之谜 2025-04-08 06:15www.bnfh.cn世界未解之谜
项羽的残暴行为,尤其是“屠城”一事,常常被人们所非议和诟病。人们似乎只记住了项羽的这一行为,而忽略了刘邦也有“屠城”的记录。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和项羽曾联手攻城并屠之。对于这一历史记载,人们似乎集体失忆了一般,对其视而不见。
“屠城”不仅是一种发泄,更是一种威慑。其残酷性历来受到人们的严厉抨击。在反秦之战中,刘邦便有“屠城”的记录,甚至在诛杀项羽后也曾想以此泄愤。当项羽自杀后,西楚各地纷纷投降,唯独鲁地坚守不降。刘邦闻讯后,虽曾想过率领大军屠杀鲁地,但最终却改变了主意。
刘邦对项羽一直是不留情面的追杀,即使在鸿沟议和后项羽释放了太公与吕雉等人质,刘邦也不顾信义,撕毁协议,继续追杀项羽。那么,为何在面对鲁地为项羽坚守时,刘邦却放弃了屠城的念头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刘邦在灭项之后,已经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他需要开始考虑“后项羽时代”的舆论氛围。他知道必须提倡忠诚来巩固新建立的大汉王朝,避免诸侯割据和天下分崩的局面。鲁地的百姓为项羽坚守城池,正是忠诚于鲁公的表现。为了倡导忠诚的主流舆论,刘邦不能让自己的一时冲动破坏了这一即将到来的新时代氛围。尽管面对鲁地的坚守不降,他最终选择了放弃“屠城”以泄愤的想法。
刘邦也是一个有情感的人,他也有愤怒的时候,但他懂得用理智来约束自己的感情。相比之下,项羽则显得过于冲动和不理智。他只图一时之快,却忽略了长远的大局。正是因为刘邦的深谋远虑和理智决策,他才最终能够建立大汉王朝并成为一代枭雄。他用理智战胜了愤怒,展现了他的领导才能和智慧。
上一篇:平民皇帝朱元璋:酷刑株连大杀功臣宿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