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贾充曾唆使士兵弑君:事后担心死后恶评_世界未解之谜

晋朝贾充曾唆使士兵弑君:事后担心死后恶评

未解之谜 2025-04-07 13:43www.bnfh.cn世界未解之谜

在《资治通鉴》的记载中,贾充,这位在《三国演义》中声名狼藉的人物,其生平事迹令人印象深刻。贾充,一个从封建政治角度看,被公认为十足的大坏蛋。尤其令人难以容忍的是他的弑君行为。

公元260年,魏帝曹髦因无法忍受司马昭的欺压而发起进攻。在这场司马家实权与正统天子的首次军事对峙中,士兵们无所适从。贾充却为司马家士兵打气,鼓励他们勇往直前。在他的激励下,一名叫成济的士兵扑上去结束了魏帝曹髦的生命。

杀天子,这是封建社会最不能容忍的罪行。尽管大臣陈泰建议以贾充的性命来谢罪天下,但司马昭舍不得牺牲这枚重要的棋子。于是,拿成济作为替罪羊,诛其三族。虽然贾充逃脱了惩罚,但他唆使他人杀天子的事仍然为人们所不齿。这一悖逆政治的行为也成为他一生的污点。

贾充因此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尤其是在他年老多病、生命垂危之际,他开始担心自己死后的评价。晋武帝怜悯他的处境,派皇太子去探望他,关心他的生活起居。贾充的担忧被他的侄子贾模所理解。贾模坦然地告诉叔叔:“您的是非功过,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当时的博士秦秀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贾充紊乱朝廷纲纪,悖逆君臣等级,应该得到一个“荒”的谥号。秦秀的家庭背景显示了他对司马家帮凶的深恶痛绝。晋武帝念及贾充曾立下的功绩,觉得“荒”这个谥号过于严厉,于是赐予了一个较为好听的谥号“武”。

贾充的生平事迹令人发指,但他对于谥号的敬畏却展现了一种制度的力量。即使是如此恶劣的人,也畏惧死后留下的评价。这不禁让人重新审视封建社会的谥号制度,它不仅是评价一个人功过是非的方式,更是一种震慑人心的力量。

上一篇:穿越之亮剑 主角穿越到亮剑的小说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