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宋宁宗赵扩理政无方_民风民俗

为何说宋宁宗赵扩理政无方

民风民俗 2025-04-26 13:28www.bnfh.cn民俗风情

即使是临朝听政,臣下们也往往难以窥探到宁宗内心对于国家政事的真实看法。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舍人卫泾曾记述了他目睹的一次朝会情形:“每次群臣奏事,无论长篇大论,陛下始终和颜悦色,耐心聆听,看似谦虚无比。即便大臣们连篇累牍地进奏,却鲜少听到陛下发表意见或决断。”这种看似虚怀若谷的态度,背后却隐藏着一种无言的困惑和无奈。

宁宗皇帝性情温和,耐心极好,这无疑是一种优点。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仅有耐心是不够的。他似乎更倾向于默默聆听,而非积极参与讨论和决策。他虽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却似乎缺少了思考的大脑和发言的嘴巴。这种情形下,即使大臣们再如何竭尽全力奏事,也难以得到皇上的明确指示和决断。这样的听政方式,无疑让大臣卫泾也只能以“谦虚”来勉强为皇上辩护,心中难免会对皇帝的智力水平产生疑虑。

皇帝批阅奏章、临朝听政是常规的治国途径。宁宗皇帝或许因为不愿受到任何约束,选择了一条特殊的理政途径——御笔。御笔不经三省等中央决策机构,直接由皇帝在内宫批示后下达执行。这种做法虽然体现了皇帝的权威,却失去了对君权的制约,违背了制度的规定。对于精明强干的皇帝来说,这种做法或许不会酿成大患。但对于理政能力不强的宁宗来说,滥用御笔只会为权臣们制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影响御笔的批示或在其传达过程中动手脚,甚至假造御笔来代行皇帝之权。

在一次内廷宴会上,一名伶人扮演的买伞顾客挑剔卖伞者,并巧妙地以谐音暗指政事不由皇帝做主。这场表演中,伶人巧妙地说:“如今正(政)如客人卖伞,不油(由)里面。”宁宗皇帝却对此一无所知。面对这样的皇上,权臣们自然更加有恃无恐,肆无忌惮地滥用权力。这种情况不仅令人感叹皇权的失落,也让人担忧国家的未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