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三朝元老身居高位却躲过了两次谋反株连
张安世,张汤的骄子,字子孺。自幼便因父亲的庇荫而步入郎职,他凭借出色的书写能力,侍奉尚书,精力旺盛,即使休息也未曾外出游玩。汉武帝出行至河东时,不慎丢失三箧重要文书,尽管朝野无人知其内容,但张安世却将其记得一清二楚,并完整书写上交。武帝为之惊叹其才华,遂提拔他至尚书令,再升光禄大夫。
网络配图
汉昭帝继位后,大将军霍光掌握朝政。张安世因其稳重厚道,深受霍光的器重。当朝中的旧臣被诛时,霍光因无人可用,奏请朝廷任命张安世为右将军光禄勋,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不久,昭帝下诏封张安世为富平侯。汉昭帝去世后,霍光在太后面前提议转任安世为车骑将军,共同辅佐年幼的昌邑王刘贺。然而刘贺行为不端,被霍光与张安世等人废黜,另立宣帝。
宣帝即位后,对大臣进行褒赏,加封张安世食邑一万零六百户。当大将军霍光去世数月后,御史大夫魏相推荐张安世继任大将军,但张安世却十分惧怕权力,婉言推辞。最终,宣帝任命他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务。当霍光的儿子霍禹谋反时,安世因孙女与霍氏有关而忧心忡忡。宣帝了解后,对安世的忠诚感到既惊奇又怜悯,遂赦免其孙女。
安世为人小心谨慎,对权力保持警惕。他举荐贤能之士,却拒绝接受感谢,认为举贤是应尽之责,不应藏有私心。有个郎官因功高未升而告知安世,安世认为皇帝自有明断,他作为臣子不应议论。不久,这个郎官得到升迁。当安世问幕府长史自己的过失时,长史认为他作为股肱之臣,应举荐贤能。但安世却认为明主能够分辨贤与不肖,自己只需修身养性即可。
他的名声不显,远离权势的纷扰。即便如此,他依然默默为朝廷贡献自己的力量,始终保持着对权力的警惕和对自己的修养。张安世的这种品质和行为,使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贤者,为后人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