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人是什么意思_民风民俗

庶人是什么意思

民风民俗 2025-04-10 03:51www.bnfh.cn民俗风情

在古代中国,庶人这一称谓是对无官爵平民的统称,其内涵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演变。

一、基本定义

庶人,指的是那些没有官爵的普通百姓。他们处于社会阶层中的底层,为了生存,主要依靠耕种土地、参与劳役和服役等方式来维持生计。在周代,庶人是“国人”中的下层群体,与贵族阶层(如卿、大夫、士)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异。

二、历史演变

1. 周代

在周代时期,庶人居住在城郊,可以耕种贵族分配的土地。他们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例如可以参与国人大会、军事活动等。但庶人也需承担一定的兵役、劳役和军赋。值得一提的是,庶人在周代还存在阶级流动性,他们有可能通过立功军功等途径晋升为士或大夫。

2. 秦代及以后

进入秦代以后,庶人的含义逐渐泛化,泛指那些没有官爵、没有秩品的自由民。他们与奴婢等贱籍阶层有明显的区别。

三、权利与义务

庶人作为社会底层群体,也享有一定的权利和承担一定的义务。

权利:

1. 参与基层军事活动,如充当步兵等;

2. 享有自由身份。

义务:

1. 在服兵役时,需要自备装备并缴纳军赋;

2. 青壮年需要承担劳役,如筑城、修路等。

值得一提的是,“庶人”的读音通常为“shù rén”。“庶”字在古汉语中的本义为众多,后来逐渐衍生为平民的代称。在古籍中,庶人常与“黎民”“百姓”等词并用。例如,《左传》中就有“三后之姓,于今为庶”的记载。庶人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他们是社会的基础和支柱。

上一篇:金秀贤最新代言广告公开 展现男神魅力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