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和浓硫酸反应
一、核心化学反应式
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方程式为:
$$\text{Cu} + 2\text{H}_2\text{SO}_4(\text{浓}) \xrightarrow{\Delta} \text{CuSO}_4 + \text{SO}_2↑ + 2\text{H}_2\text{O}$$
二、反应现象描述
在加热的过程中,铜逐渐溶解,表面产生气泡。生成的气体具有独特的性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证明生成了$\text{SO}_2$。当紫色石蕊试液接触到这种气体时,会先变红后褪色。反应结束后,溶液冷却后会呈现出典型的蓝色,这是$\text{Cu}^{2+}$的特征颜色。
三、反应机理
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在这个过程中,铜元素从0价升至+2价,被浓硫酸氧化;而硫元素则从+6价降至+4价,浓硫酸在此起到氧化剂的作用。浓硫酸不仅表现出强氧化性,还体现了其酸性,生成了相应的硫酸盐。
四、实验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稀硫酸与铜在常温下是不反应的,这是因为铜的活泼性低于氢。而在与浓硫酸反应时,通常生成$\text{SO}_2$而不是氢气。
五、与其他反应的对比与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浓硝酸与铜反应会生成$\text{NO}_2$,而稀硝酸则生成$\text{NO}$。对于铁等更活泼的金属,它们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置换出氢气。但铜需要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硝酸)才能发生反应。在实际操作中,控制温度以避免副反应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该反应也常被用于实验室制备$\text{SO}_2$。
这个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不仅展示了化学反应的奇妙现象,还深入揭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酸性的化学原理。通过对这一反应的深入了解,我们能更全面地理解化学世界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