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做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名将,_民风民俗

历史上真正做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名将,

民风民俗 2025-04-06 06:40www.bnfh.cn民俗风情

历史上有一成语‘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意味着将军在战场上需要灵活应变,不必完全遵守君主的命令。虽然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在战争中,真正能做到这句话的将领却不多。也有一些将领敢于坚持己见,不盲目服从君主的命令。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中的三位杰出代表。

我们不得不提孙武,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其著作《孙子兵法》流传至今。孙武坚信在军队中,有时将军不必听从君主的命令。有一次吴王阖闾为了测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命令孙武训练宫女。这些宫女并不听从命令。孙武毅然决定以杀鸡儆猴的方式,斩了女兵队长——吴王的爱姬。吴王失去美人后非常生气,但听了孙武的解释后怒气消失,并任命他为将军。在孙武的辅佐下,吴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接下来是周亚夫,他是西汉开国功臣周勃的次子,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治军之严。当汉文帝时匈奴犯境,文帝调集三路大军防守时,周亚夫是历史上少有的坚持贯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将领。当文帝亲自到军营犒赏士兵时,他成功地进入了其他两路军的军营,但到周亚夫军营时却被守卫阻挡。因为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皇帝诏令。幸运的是,文帝是明君,不仅没怪罪周亚夫,反而奖赏了他。

最后一位是赵充国,他是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勇敢且有谋略的名将。在对羌人作战时,赵充国因长时间不发兵而被宣帝指责并催促他发兵。皇帝的干预并没有让赵充国放弃自己的作战策略。他坚持己见,向宣帝详细陈述了自己的用兵策略并得到谅解。这三位将领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军事家需要在战场上灵活应变,不盲目服从命令,以应对各种复杂情况。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