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黑海舰队倾巢而出
截至当前时刻,也就是2023年1月,俄罗斯黑海舰队展示出了不同寻常的动态,仿佛全体出动,这一行动立即引发了国际间的战略意图猜测。对此,我们进行分析如下:
一、行动背景解读
卫星图像揭示了一个异常现象:黑海舰队的主要基地新罗西斯克只剩下支援舰艇,而所有的主力舰艇,包括“彼得·莫尔古诺夫”号大型登陆舰和3艘“基洛”级潜艇等均已离港。这一动态发生在一个敏感的时期,正值乌克兰军队宣称击沉俄罗斯军舰并造成17人死亡的新闻传出之后,同时也是俄罗斯军队占领乌东索列达尔地区的节点。
二、意图分析
1.防御性撤离考虑:鉴于乌克兰军队已经多次使用无人机和反舰武器攻击俄罗斯海军目标,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的沉没就是明证。有推测认为,俄罗斯可能是出于防御性撤离,以避免乌军对新罗西斯克港的潜在打击,如远程导弹或无人艇的袭击。
2.进攻性军事行动可能性:另一种观点是,舰队可能协同陆基导弹系统对乌克兰腹地实施远程攻击。大型登陆舰的出动也可能意味着配合俄罗斯陆军在赫尔松或敖德萨方向发动登陆作战。考虑到俄海军陆战队在乌东消耗战中的严重减员以及黑海舰队缺乏足够的护航力量,登陆行动的可行性目前受到质疑。
3.战略威慑与政治信号:还有一种可能是,俄方通过舰队的调动展示其军事存在,以回应西方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升级以及北约在黑海的活动。
三.现实因素的制约:
尽管俄军有所动作,但现实制约因素仍然存在。后勤依赖铁路运输,海上补给线易受攻击,难以支撑长期登陆作战。舰队动向被卫星实时曝光,失去了战术突然性,削弱了行动效果。乌克兰军队已经部署了反炮兵雷达、无人机等装备,对俄舰队构成了持续威胁。
四、后续影响评估:
尽管此次行动并未引发大规模战事升级,但它确实揭示了黑海舰队在俄乌冲突中的被动处境。其战略威慑的意义可能大于实际作战价值,其核心职能可能逐渐转变为导弹发射平台及有限区域拒止。此次行动凸显了黑海舰队在当前局势下的复杂角色以及所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