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网红乱象案结果如何
截至2025年3月,四川凉山地区针对一系列“网红乱象”案件已经陆续完成了宣判。这些案件涉及虚假宣传、假冒商品销售等违法行为,判决结果公布如下:
一、《凉山孟阳、凉山阿泽虚假广告案》震撼全场
案件概述:唐某杰等人创建了公司,成功孵化出网红“凉山孟阳”和“凉山阿泽”。他们通过摆拍贫困人设视频吸引流量,并通过虚假宣传销售并非来自凉山的农副产品,非法牟利超过一千三百万元。
判决结果:主犯唐某杰被判处一年零两个月有期徒刑,并罚款十万元。主播“凉山孟阳”(阿西某某)因非法获利七百万而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并罚款八万元。其他六名从犯分别被判处九月至一年有期徒刑,罚款金额从两万元至八万元不等。所有被告的非法所得均被追缴。
二、《赵灵儿、曲布直播售假案》让人警醒
案件概述:张某团队通过虚构“偶遇”故事,打造“凉山原生态”的人设,销售假冒的大凉山蜂蜜、核桃等商品,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
判决结果:主犯张某(公司法定代表人)被判处三年零两个月有期徒刑。主播“赵灵儿”(赵某)、“曲布”(阿日某某)分别被判处三年和两年有期徒刑。其余六名涉案人员被判处八月至三年不等有期徒刑。
三、其他相关案件的启示与影响
除了上述两个典型案例外,凉山地区还有其他与网红经济乱象相关的案件。法院对涉案人员通常以虚假广告罪定罪,量刑时会综合考虑自首、认罪认罚以及退赃等情况。刑期主要集中在九月至三年,违法所得也会被全部追缴。这些案例被选入“人民法院案例库”和“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4年度十大提名案件”,成为打击网络虚假宣传的典型范例。
这些判决体现了司法机关对于“网红经济乱象”的从严打击态度,尤其是针对虚假助农和摆拍售假等违法行为。这不仅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保护了脱贫攻坚的成果。在这些判决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法治的力量和正义的胜利。希望这能为网红行业带来警醒,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遵守法律和道德的重要性,共同维护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