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等机构被通报
近年来,学而思因其一系列违规行为受到了多地教育部门的关注和处罚。作为教育行业的知名品牌,学而思的违规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下是关于学而思主要违规问题及案例的梳理。
一、学科类培训的越界行为
学而思在学科类培训方面存在严重的越界行为。在北京,以“定制班”的形式面向高一学生组织学科类培训,被西城区教委通报批评并责令停止所有培训行为。北京分校曾因教学内容超出国家课程标准被北京市教委点名。在重庆,部分课程存在“超标超前培训”行为,并利用学员入读名校进行虚假宣传,被市场监管部门通报。
二、收费及财务的违规行为
学而思在收费和财务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多地分校存在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或60课时费用的违规行为。学而思网校曾因违规提前招生收费被通报。更甚者,广州天河区的学而思超出办学许可范围开展培训,违法所得被没收。
三、虚假宣传与不正当竞争
学而思在宣传过程中也存在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竞争的问题。多地分校被指利用“名校升学”等话术误导家长,涉嫌虚假广告。因虚构教师资质、夸大培训效果等行为,学而思与其他机构被市场监管总局顶格罚款。
四、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除了教育内容和收费方面的问题,学而思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广州天河区学而思因无消防安全双通道、消防设施缺失等问题被通报。北京部分校区因公共区域无安全通道及疏散标识被要求整改。
五、区域性违规操作及行业挑战
学而思的违规行为呈现出区域性特点。在北京、广州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违规操作。这也反映出教培行业在“双减”政策下的合规挑战。尽管多次被通报整改,学而思仍需要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合规经营。
学而思的违规行为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超范围开展学科培训、收费不规范、虚假宣传以及安全隐患等。作为教培行业的领军企业,学而思应该以身作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培行业也需要加强自律,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