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暴击!16省会级城市气温创新低
我国寒潮天气的影响与概况
时光荏苒,两次寒潮天气的记忆仍然历历在目。首次是2021年11月,随后是2022年12月,这两次寒潮席卷我国,导致大约16个省会级城市或直辖市气温创下阶段性新低。具体的情况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
一、低温概况
(一)2021年11月寒潮
随着寒潮南下,最低气温零度线被南压至长江中下游至四川盆地北部一带。在此期间,西北和东北地区的寒冷堪称极致。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西宁的最低气温纷纷跌破零下十度。华北和黄淮地区迎来了入冬以来最为寒冷的早晨,北京、太原、石家庄等地气温纷纷刷新新低。
(二)2022年12月寒潮
这次寒潮更为猛烈,最低气温零度线一路南下至江南北部。南昌、杭州、合肥、武汉、长沙等城市的气温首次跌破冰点。更令人瞩目的是,南方多地同步降温,广州、南宁这些南方大城市也首次出现了低于十度的气温。
二、重点区域气温剖析
(一)在东北地区,尤其是哈尔滨和长春,连续多日的最低气温都低于零下十度。黑龙江的部分地区更是伴有暴雪天气,银装素裹,宛如北国风光。
(二)江南地区的南京和合肥的最低气温首次降至冰点以下。上海、杭州和武汉的气温也仅在摄氏二度左右徘徊,寒冷刺骨。
(三)华南地区的福州、广州和南宁等城市的最低气温骤降至十度左右。昼夜温差急剧加大,给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三、低温持续的时间及其深远影响
寒潮的猛烈影响通常持续两到三天的高峰期,但在我国中东部地区,人们需要经历一周左右的持续低温天气。由于北方地区受到补充冷空气的影响,南方则因雨雪天气而压制,导致整体升温速度显著减慢。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出行和生活,也对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这两次寒潮天气的确给我国多地带来了极端低温的影响。公众需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并做好相应的防寒措施,确保自身安全和生活秩序的正常运转。希望每一位市民都能平安度过寒冷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