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古诗_历史记录

赠刘景文古诗

历史记录 2025-04-11 11:55www.bnfh.cn历史故事

在深秋的尾声,万物开始凋零,荷花已然枯萎,不再有擎雨之盖。菊花却在这残败的季节中傲立霜枝。那一幅凄美的画卷,似乎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苏轼笔下的这首诗歌,便是对这一景象的生动写照。

诗中的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象与深邃的内涵。“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通过对比荷花的凋零与菊花的傲立,凸显出菊花在逆境中的坚韧与顽强。这种精神品质,正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之一。

而“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则是对人生的另一种理解。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人生的美好时光,恰如那橙黄橘绿的丰收景象。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珍惜当下的每一刻。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无疑是对友人的一种鼓励与勉励。

此诗创作于元祐五年,当时苏轼任杭州知州,赠予好友刘景文。虽然诗中并未直接提及刘氏的品性,但通过冬景的生机与硕果,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对刘氏坚韧品格的赞颂。这首诗作为咏初冬的经典之作,被后人广为传颂。

在艺术的表达上,此诗托物言志,将人生哲理融入景物描写,意境高远。诗中的色彩运用尤为出色,“橙黄橘绿”的鲜活色彩与“荷尽菊残”的凋零形成鲜明的反差,更加凸显冬景的独特生命力。

苏轼通过此诗传递出的主旨,是对友人的劝勉:青春虽逝,但壮年仍是人生大有可为的黄金阶段。无论面临何种困境,我们都应以豁达的胸襟去面对,去珍惜这宝贵的时光。这首诗的影响深远,被《苕溪渔隐丛话》赞为“曲尽其妙”,成为了后人咏叹初冬的典范之作。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