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世英名竟折在小和尚手里,上联:秃驴何_历史记录

苏轼一世英名竟折在小和尚手里,上联:秃驴何

历史记录 2025-04-05 10:57www.bnfh.cn历史故事

大文豪苏轼,总是以其聪明才智令他人折服,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挑战。

苏轼的人缘极佳,因为他性格幽默风趣,毫无官架子,深受人们的喜爱。一次,他出游时来到了佛印寺庙,见到一个小沙弥站在门口,便顺口问道:“秃驴何在?”他此问意在询问方丈的去向,其中的玩笑语气也反映出他与佛印的熟络关系。

小沙弥迅速回应:“东坡吃草。”苏轼愕然,脸红心跳加速,无言以对。这个小沙弥的反应之快,让他震惊。原来,小沙弥把“秃驴”理解为寺庙里的驴子,而驴子吃草是常识。他用“东坡吃草”来回答苏轼的问题,既符合事实又带有调侃意味。苏轼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调侃被小沙弥巧妙地反击了。是不是应验了那句老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次的经历让苏轼更加明白言语需谨慎。

说到苏轼的故事,我们不得不提他那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对。曾经,他游西湖时提锡壶,不料锡壶失手落入西湖中。有人感叹此情景并以此为题出了一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这一对联因其巧妙和富有哲理而广为人知。许多人不甘示弱,纷纷尝试给出下联。比如,“拿短椅,挂缎衣,短椅砸缎衣,断矣短椅”;“捧玉杯,看御碑,玉杯碎御碑,欲悲玉杯。”每一句都巧妙地运用了词语的音韵和意象,展示了人们对苏轼才情的敬仰和模仿。而苏轼的故事和这些有趣的对联也一直在民间流传着。

这一次的寺庙之行虽然给苏轼带来了一些尴尬,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他也有被人巧妙反驳的时候,也有言语不慎的时候。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谦逊和谨慎。而他的故事和对联则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