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指定一文盲当科举考试主考官,他根据试卷_历史记录

乾隆指定一文盲当科举考试主考官,他根据试卷

历史记录 2025-04-05 07:21www.bnfh.cn历史故事

皇上的嘉奖方式多样,有的令人感动,有的则令人啼笑皆非。在乾隆年间,有一件奇闻让人津津乐道。为了表彰一位征战归来的大将兆惠的卓越功勋,皇上不仅赐予他显赫的官位和财富,更赋予他前所未有的荣耀——主持科举考试。

兆惠,这位武将在战场上英勇无比,却是大字不识一个。让他主持科举,无疑是皇上的奇思妙想。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主考官需才华横溢,眼光独到,才能挑选出真正的精英。而兆惠这样的武将,连试卷上的字都不认识,又怎能胜任这一重任呢?

乾隆皇帝英明神武,怎会想不到这一点?他深思熟虑后,制定了一个绝妙的计划。在兆惠之下,安排了九位学富五车的官员,其中还有大学士,让他们担任真正的阅卷官,对试卷进行逐一审阅。他们在审阅后,会在试卷上夹上一张字条,字条上画上圆圈,圆圈的数量代表试卷的成绩。

这一举措既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公正公平,又体现了皇上对兆惠的嘉奖。兆惠虽然不识字,但只需数一数哪个试卷上的圆圈最多,就能知道哪份试卷是状元的候选人。这样,他就能根据这些圆圈来打分。这样的办法既巧妙又实用,既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又能让皇上对臣子的喜爱和嘉奖得到充分的体现。

武官参与文官的事务,在乾隆时期并不罕见。皇上既不偏爱武官,也不偏爱文官,而是注重朝堂官员的平衡。两者的互相参与和制约,不仅体现了皇上的智慧,也展现了朝堂的和谐与稳定。

这一历史事件不仅令人感叹乾隆皇帝的英明决策,还展现了古代中国在人才选拔和朝廷治理方面的智慧。皇上对兆惠的嘉奖方式不仅独特且富有创意,更体现了古代中国在文武并重、治国理政方面的深邃思考。

上一篇:章邯凭什么本事会被称为秦国的大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