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李严同为顾命大臣为何诸葛亮要废掉李
历史记录 2025-04-05 06:51www.bnfh.cn历史故事
刘备临终之际,将蜀汉的未来托付给了诸葛亮和李严两位顾命大臣。历史并未如人们预期的那样顺利发展,诸葛亮最终废掉了李严。这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刘备去世后,蜀汉的政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诸葛亮以托孤大臣的身份掌握实权,而李严虽然名义上地位显赫,但实际上只是驻守永安的一方将领。这种局面显然让李严感到不满。他主张成立江州,要求与诸葛亮平起平坐,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他。对于一个掌控大局的领导者来说,诸葛亮不可能容忍一个益州派的代表爬到自己的头上,对李严的打击和清算势在必行。
紧接着,诸葛亮的北伐计划遭到了李严的消极对待。北伐是诸葛亮实现隆中对战略的重要步骤,也是完成刘备遗愿的必经之路。李严接到命令后,一直寻找各种理由推迟行动,这表明他内心是反对北伐的。对于一个决心北伐的领导者来说,无法调动军队是巨大的阻碍。为了确保北伐的顺利进行,诸葛亮必须清理内部的反对势力,李严便是其中之一。
李严背后代表着益州本土的势力,这些势力在投降刘备后,离心离德的情况难以避免。刘备占领益州后,对当地老百姓而言负担更重,这也为李严等人提供了反对的理由。李严在永安、江州等地拥有重兵,一旦诸葛亮率领大部分军队北伐,他及其背后的益州本土势力可能会反弹,甚至直接反叛。为了保证后方的安定和朝局的稳定,以及北伐的顺利进行,诸葛亮必须考虑到这些潜在的风险。
诸葛亮废掉李严,既是为了维护朝廷的稳定和荆州统治阶层的绝对地位,清理内部的反对势力,确保北伐的顺利进行;也难免带有争权夺利、一山不容二虎的私恨。在这个历史的大背景下,诸葛亮的决定是出于大局的考虑,但也无法完全摆脱个人的情感和私怨。
上一篇:郑武公:郑国第二任国君,郑氏三公之一
下一篇:没有了
历史人物
- 诸葛亮和李严同为顾命大臣为何诸葛亮要废掉李
- 郑武公:郑国第二任国君,郑氏三公之一
- 雍正皇帝为什么要逼死自己的生母罪有应得
- 大宋名臣包拯的辛酸史偶遇恩师而改变命运
- 最冷血君主冯弘将大哥100多个儿子全部杀害
- 铁腕君王李世民如何用眼泪避免了大错?
- 年轻时的黄忠和吕布谁厉害?
- 康熙第17阿哥胤礼为人刚正朴实谨慎之人
- 贪官和珅竟用一个瓦盆换来了一个大花园
- 宋徽宗赵佶第二任皇后:显肃皇后是个怎样的人
- 明朝大太监魏忠贤为什么敢自称九千岁
- 北辽宣宗耶律淳的皇后:萧普贤女的生平
- 刘雄鸣唯一敢作弄曹操还能得高官厚禄的牛人
- 董福祥做出的成就有哪些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什
- 如何评价晋怀帝司马炽?司马炽是个什么样的人
- 历史上的五大英勇猛将你知道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