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裴行俭之子裴光庭是个怎样的人?_历史记录

唐朝名将裴行俭之子裴光庭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记录 2025-04-05 00:34www.bnfh.cn历史故事

裴光庭,字连城,出身于唐朝名门望族裴氏,生于唐朝繁荣昌盛的玄宗时代。他是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的孙子,右卫大将军裴行俭的公子。早年的他凭借家族的庇佑顺利入仕,历经多个职位的历练,直至鸿胪少卿、兵部侍郎,一路晋升,最终拜为宰相。

提及裴光庭,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尽管他沉默寡言,不善交际,但他的工作表现却得到了世人的高度赞誉。在泰山封禅之际,裴光庭建议派遣使者赴突厥,邀请其参加封禅之行。这一建议被采纳后,突厥及诸蕃君主相继而来,确保了边境的安宁。

裴光庭不仅是一位勤奋的官员,更是一位有胆识的宰相。他以直言讽谏著称,曾撰写《瑶山往则》、《维城前轨》等作品对玄宗皇帝进行劝诫。他对吐蕃的交往也展现出独特的见解,主张向吐蕃传播中原典籍,让他们受到教化。

在官场之上,裴光庭有着自己的用人之道。他打破以能力为唯一晋升标准的传统观念,提出了以资历作为选拔人才的新制度。他的《循资格》明确规定各级官职的任职年限和晋级方式,为官场带来了一股新风。

裴光庭并非一贯坚定有力。他兼任吏部尚书时,将选官事务交由门下主事阎麟之负责,自己则多持赞同意见。人们戏称“麟之口,光庭手”,意味着阎麟之一有决议,裴光庭便会迅速批准。这一点也反映出他性格中的某些弱点。

除了政务之外,裴光庭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著述颇丰,包括《宰相等上尊号表》等篇。这些作品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才华。

裴光庭是一位既有政治才干又有文学才华的官员。他的一生既有辉煌的时刻,也有被人诟病的瞬间。但他的贡献和成就仍然为后人所称颂,成为唐朝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页。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