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何要带着弟子周游列国?他又有何收获_历史记录

孔子为何要带着弟子周游列国?他又有何收获

历史记录 2025-04-04 23:48www.bnfh.cn历史故事

孔子携弟子初踏卫国,卫灵公初时极为尊重他,依照鲁国俸禄标准优渥地给予孔子俸粟。卫灵公并未赋予他官职,也未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逗留了约十个月的时光。不幸的是,宫廷之中有人进谗言,使卫灵公对孔子产生了疑忌,派人监视他的行动。于是,孔子决定带弟子离开卫国,目的地是陈国。

他们的旅程充满曲折。路过匡城时,因一场误会被围困了五日。逃离匡城后,他们又来到蒲地,却遭遇了卫国贵族公叔氏的叛乱,再次被围。几经波折,孔子逃脱险境后返回卫国。卫灵公听说他们师徒从蒲地归来,喜出望外,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多次离卫返卫,这既是因为卫灵公的态度时好时坏,也是因为孔子在离开卫国后无其他合适的去处。

鲁哀公二年,孔子离开卫国,旅途经过曹、宋、郑等国,最终抵达陈国。途中小人将他师徒围困在半道上,身处绝境,粮食断绝七日。在这生死关头,子贡找到楚人求助,楚军及时赶到,孔子师徒才得以死里逃生。此后,孔子曾回到卫国,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晚年重回鲁国。尽管受到敬重,却并未被任用。

孔子的家境贫寒,身处乱世,他的仁政主张难以施展。但在他曾短暂执掌鲁国政治的三个月里,连强大的齐国也畏惧他的才能,足以证明他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

政治上的挫折让孔子将重心转向教育事业。他曾任职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回到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的垄断,开创了私学的新纪元,他的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即著名的七十二贤士。这些贤士中,颜回最受孔子喜爱。这些弟子中许多人在各国担任高官,为儒家学派的繁荣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