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大唐皇帝李世民为什么还怕言官魏征?
历史记录 2025-04-04 21:54www.bnfh.cn历史故事
唐太宗,这位历史上的明君,他的爱好颇为独特——玩鹞鹰。一天,他正沉浸在玩鹞鹰的乐趣中,突然迎面走来谏议大夫魏征。出于本能,唐太宗匆忙将鹞鹰藏入衣袖之中,待魏征离去后才敢将其取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鹞鹰因在衣袖中窒息过久而失去了生命。
如果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臣子面对皇帝应当无所畏惧。历史上的唐太宗却对他的谏议大夫魏征产生了敬畏之情。这种敬畏并非源于对权力的恐惧,而是源于一个明君对失去民心、破坏自身形象的担忧。唐太宗明白,他的行为关乎国家的兴衰,关乎江山能否千秋万代地“坐在老百姓的心上”。
这一奇怪的现象并非表面看来那么简单。唐太宗之所以敬畏魏征,其实质是他对天下百姓的敬畏。作为一个深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理的皇帝,唐太宗知道只有赢得民心,才能稳固皇位。他必须严于律己,虚心纳谏,避免玩物丧志。对于宠狗弄鹰这样的人君之大忌,唐太宗更是深恶痛绝。
这种敬畏之情背后的深层原因,源于唐太宗对自身的利益考量和对永保江山的追求。他的敬畏并非针对魏征个人,而是对公众形象受损、民心失守的担忧。从本质上讲,与其说唐太宗敬畏魏征,不如说他敬畏天下百姓。唐太宗的这种敬畏之心并非出于纯粹的爱,而是出于对权力得失的权衡和对民心的维护。
虽然这种敬畏之心与真正的爱民如命有所差距,但在现实的政治环境中,一个因敬畏民众而约束自己的官员,总比那些轻视民众、欺压民众的官员要好得多。唐太宗式的敬畏虽非至高无上的大爱,但在社会管理的“初级阶段”,这种因敬畏而自我约束的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毕竟,一个能够自我约束的领导者,更有可能赢得民心,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上一篇:明光宗真正死因:朱常洛登基一月为啥暴毙
下一篇:没有了
历史人物
- 堂堂大唐皇帝李世民为什么还怕言官魏征?
- 明光宗真正死因:朱常洛登基一月为啥暴毙
- 古代最窝囊的皇帝竟从国库偷拿珠宝送给妃子
- 杨誉为何如此大胆竟敢追逐挑逗李世民的女人?
- 隋唐大将苏定方究竟是怎么死的?
- 武则天没做到的事慈禧居然做到了:是啥事呢?
- 地主借给穷小子一块地30年后穷小子当了皇帝
- 他是刘备和孙权两人眼中的重要人物!如果他沉
- 曹操请诸葛亮出山被拒绝而后竟为孔明上香
- 生恩不如养恩大薄情皇帝雍正竟然逼死生母
- 三国圣人为什么不是诸葛亮而是好好先生?
- 元定宗贵由是怎么死的贵由是被毒死的吗?
- 抗金英雄坚持不投降,一家投火殉国,却还被喷
- 唐宣宗是怎样严教子女的?又是怎样提倡节俭的
- 秦琼和尉迟恭:秦琼和尉迟恭为什么会成为门神
- 贵为皇后的李祖娥,为何遭受裸刑?李祖娥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