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上朝拿的板子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它又_历史记录

古代官员上朝拿的板子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它又

历史记录 2025-04-04 18:32www.bnfh.cn历史故事

在众多的古代历史影视作品中,尤其是在那些关于唐朝、宋朝的宫廷戏剧中,我们常常看到一幅引人入胜的场景:文武百官伫立在庄重的朝堂两侧,他们手中的一块木板引人注目,仿佛这块板子里隐藏着某种秘密。这样的场景引发了众多观众的好奇心,那些大臣们手中所持的木板究竟是何物?又有何用途呢?

其实,这块木板是古代官家的重要用品,有一个雅致的名字——笏板。有时它也被形象地称为手板、朝板或玉板。早在东汉末年,刘熙在《释名》一书中就为我们揭示了它的由来:“笏,忽也,备忽忘也。”简单地说,笏板就像我们现在的备忘录或记事簿。

笏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那时还没有可书写的纸张,官员们便使用竹木制作的笏板来记录重要事项。它不仅方便携带,而且其他人员也可以用来备忘或书写。直到纸张的普及,笏板才逐渐成为官员的专用办公工具。

在唐朝武德四年后,笏板的使用开始有了明确的规定。以五品官员为分界,五品及以上的官员使用象牙制作的笏板,而五品以下的则只能使用竹制笏板。到了明朝,这一规定更加严格,五品以下的官员甚至被禁止携带笏板。

更令人惊讶的是,笏板中的象牙笏板还有着不菲的价值。特别是明代的象牙笏板,如果保存完好,其价格可高达10万以上。如果上面刻有精美的图案或花纹,价格更是能翻几倍。若是某些历史名人的遗物,那么价格更是无法估量。

想象一下,那些矗立在朝堂两侧的官员们,他们手中的笏板不仅是一件办公工具,更是身份的象征。这块小小的木板,见证了古代中国的辉煌历史,也见证了官员们的忠诚与智慧。每一块笏板都像一部历史长卷,诉说着古代中国的荣耀与沧桑。

上一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人芈八子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