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丕刘备都相继称帝,为什么孙权慢那
历史记录 2025-03-29 13:23www.bnfh.cn历史故事
在三国鼎立的时期,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引人注目:相比于曹丕在公元220年的称帝之举,刘备则在公元221年步上称帝之途,然而孙权却足足迟到了八年之久。
说到曹丕的称帝,可谓是大势所趋,早已是时局变迁的必然。曹操生前之所以未曾称帝,想必是有着种种的顾虑和考量。当曹丕终于称帝时,天下已经分崩离析为三,他手中的小皇帝已成摆设,昔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已然失去效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何必再头上加一个主子的枷锁呢?
再说刘备的称帝,当时曹丕已经废汉成帝,大汉的旗帜在风中摇摇欲坠。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曹丕的行为无异于给刘备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更值得一提的是,称帝一直是刘备的梦想,他的行动可谓是顺应天命。否则,在荆州最落魄的时候,他为何要收一个义子名叫“刘封”,又生一个儿子名为“刘禅”,二者名字连读即为“封禅”,在封建时代,谁有资格进行封禅?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
当曹丕在公元220年登上皇帝的宝座后,刘备紧接其后在公元221年称帝。然而与刘备、曹操同一时代的孙权为何却整整迟到了八年之久呢?其中的原因其实十分简单。
天下已经划分为三,各方的疆域和百姓基本已经稳定下来。曹丕与刘备的称帝可谓是顺应时势的举措,然而孙权在此情况下的称帝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了。如果他跟风称帝,不仅领土不会扩大,百姓不会增加,更得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而且,弄不好还会引来蜀汉和曹魏的联手进攻。孙权是个精明的主儿,他选择先称王,于公元222年被曹丕封为吴王。尽管只是王号,但他在实质上已经享有皇帝的待遇和尊严。
上一篇:马超在夷陵大战后销声匿迹弟弟却在异国封疆
下一篇:没有了
历史人物
- 三国时期曹丕刘备都相继称帝,为什么孙权慢那
- 马超在夷陵大战后销声匿迹弟弟却在异国封疆
- 太平天国里的清流石达开,英勇善战,为挽救士
- 李世民选多病的李治为太子难道是因为武则天
- 五帝之一的少昊是谁的儿子少昊是怎么死的
- 三国张燕:赵云的同乡跟吕布打成平手
- 乾隆皇帝为什么尝尽了中年丧子之痛?
- 元宁宗懿璘质班七岁就身亡的背后有什么阴谋
- 鳌拜横行朝野时,为什么清朝宗室诸王没人站出
- 世界最难破电码由中国人戚继光发明
- 历史曹操为什么三次在美女裙下栽跟头?
- 千古一帝在位61年如今尸骨竟被污水浸泡
- 岳家军中第一猛将杨再兴:万箭穿身屹立不倒!
- 晋武帝司马炎是中国历史第一大罪人
- 苏秦临死前对齐湣王说了什么他为什么会死?
- 此人是太平天国的王爷被凌迟百刀一声不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