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元璋为面子竟然因为一字而斩杀知州_历史记录

明朝朱元璋为面子竟然因为一字而斩杀知州

历史记录 2025-03-29 02:10www.bnfh.cn历史故事

在洪武年间,一个名为卢熊的读书人因其卓越的人品与学识被吏部推荐至朝廷谋求官职。皇帝朱元璋欣然应允,任命他为山东兖州知州。卢熊带着皇帝的期待,踏上了新的仕途。

在古代,官凭印信,私凭文书。卢熊上任前需要启用官印,发布文告。当他从皇帝手中接过官印时,却发现其中有些不对劲。原来朱元璋的诏书中误将兖州写成了衮州。官印是根据皇帝的诏书刻制的,这一错误使得兖州在官印上变成了衮州。然而山东地域的行政区划中,只有兖州,并无衮州。

面对这样的情况,卢熊若是选择顺水推舟,将错就错,或许事情便就此作罢。然而卢熊是个饱读诗书的文人,他坚持认为兖州就是兖州,绝不能被随意更改。于是他向皇帝朱元璋呈上奏章,请求更正诏书,重新刻制官印。

当朱元璋看到卢熊的奏章时,他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确,是他自己写错了诏书。但让皇帝认错并非易事。出身卑微的朱元璋自尊心极强,他的脾气一时上来,便对卢熊大骂出口。

皇帝愤怒地责骂道:“卢熊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朕头上咬文嚼字。朕还不知道山东有个兖州,朕授他衮州知州就是兖州知州。这‘兖’和‘衮’就是同一个字,只是文人的写法不同而已。卢熊竟敢将其念成‘滚’州,这是要朕滚蛋吗?混账东西,刑部尚书听旨,将卢熊斩首。”

就这样,卢熊因为一个字的问题,最终丢掉了性命。这个事件令人叹息,一个品行兼优的读书人,只因坚持真实、纠正错误,却落得了如此悲惨的结局。或许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吧,但卢熊的故事仍让我们感受到他对知识的尊重和对真实的坚持。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