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祖朱棣,世人尊称为永乐帝,早年受封燕王。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时,为防朱棣造反,调派重兵严防北平。朱棣终究发动靖难之役,攻下南京,于1402年7月17日称帝,继承明太祖朱元璋的基业。
朱棣上位后,清除建文朝余孽,恢复太祖皇帝制定的成法和官制。他立国之初,便面临皇室继承的难题。朱棣担忧后世子孙效仿他的夺位之路,因此立储之时犹豫不决。解缙这位性情直率、少年得志的大臣,建议立皇长子为太子。朱棣在解缙的劝说下,最终决定立皇长子为太子。这一决策实则多亏了其孙子朱瞻基的才智和祖父对他的宠爱。立储之事平息后,朱高炽父子成为了朱高煦等人的眼中钉。年轻的朱瞻基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帮助父亲化解危机,最终使父亲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然而好景不长,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便因病去世。朱瞻基远在南京,而他的皇叔朱高煦企图截杀太子自立为帝。
朱瞻基因早知父亲病重,故提前赶回京城。他比朱高煦更早得到皇帝驾崩的消息,这一神秘信息究竟从何而来?史料记载不一。有的记载称朱高煦袭击太子只是传闻,而朱瞻基是接到京城内线报丧后从容返回京城的;还有阴谋论称朱瞻基等不及父亲传位便了他。然而真相究竟如何,至今仍是历史留下的谜团。但可以肯定的是,朱瞻基安全抵达京城后,一方面妥善处理了父皇的后事,一方面加强北京城的戒备,防止动乱。随后他登基为帝,改元宣德,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在他的领导下,明朝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他以其智慧和勇气书写了新的历史篇章。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历史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