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做为魏国继承人?
历史记录 2025-03-28 22:58www.bnfh.cn历史故事
曹操为了册立太子而私下征询重臣的意见。崔琰坚定表态:“春秋之义,立子以长,五官将曹丕仁孝聪明,应承正统。”他引经据典,表明拥护曹丕继承魏国大统的立场,甚至不惜以生命捍卫这一观点。
崔琰的抉择并非无章可循,而是源于他的性格与价值观。崔琰身材高大,仪表堂堂,连胡须都长四尺有余,居家也保持威严。在《世说新语》中,他曾代替曹操接见匈奴使者,展现其非凡气度。崔琰在生活中严谨、脚踏实地,与曹植的随性、不拘小节形成鲜明对比。
曹植虽为才子,但生活随性,不拘礼法。曾乘车在驰道上奔走,此举惹怒曹操。而曹丕虽年轻时也有缺点,但他能听取他人建议,重视礼法。当崔琰劝诫曹丕时,曹丕表示会改正错误。崔琰选择支持曹丕,不仅因为曹丕的严谨与纳谏,更因他真心关心国家与百姓。
崔琰心中装着天下百姓。当曹操打败袁绍、占领冀州时,他关心的不是军队数量,而是百姓的疾苦与风俗。他批评曹操不先关心百姓,让曹操认错。崔琰一腔忠义,正直无私,让百官震撼。在选择太子时,他放下私情,选择更符合治理国家需要的曹丕。
曹植虽有才华,但过于放纵自我,难以担起治理江山的重任。而曹丕虽年轻时有过失误,但他能改正,关心政务,重视礼法。崔琰的选择,是基于对国家与百姓的考虑,而非个人情感。最终,曹操听从劝告,选择曹丕为继承人。
这个故事展现了崔琰的智谋与忠义,也揭示了治理国家需要的不只是才华,更是有担当、有责任、关心百姓的心。崔琰的选择,为魏国未来奠定基石,也让我们看到忠诚与智慧并存的力量。
上一篇:明英宗被俘有多冤为不踩坏太监家田才被俘
下一篇:没有了
历史人物
- 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做为魏国继承人?
- 明英宗被俘有多冤为不踩坏太监家田才被俘
- 赵云为何明明对寡妇樊氏心动却不肯娶她?
- 北宋第一将门:功勋远超杨家将却被后世遗忘
- 武则天手下一能臣却在死后被武则天破棺焚尸体
- 历史上那些英雄的失败者,你都会想到谁?
- 怎么样看待方孝孺被灭十族的影响
- 霸王项羽为什么会沦落到四面楚歌的境地
- 高力士一生只忠于唐玄宗被誉为千古贤宦
- 李广一生终不到封侯王朔一句话道出了真相
- 生擒了关羽,还导致了黄忠之死,这位三国小将
- 慈禧守寡了47年幸好身边有这两个假太监相伴
- 慈禧密谋废立:光绪无奈被囚而太监全遭惨死
- 程咬金有勇有谋不只会三板斧可惜被黑惨了!
- 史上唯一绝色男皇后:韩子高生平
- 唐朝名将段志玄生平简介段志玄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