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这谋士劝主子投降,不料自家则加官_历史记录

三国时期的这谋士劝主子投降,不料自家则加官

历史记录 2025-03-23 20:18www.bnfh.cn历史故事

三国时期,袁绍兼并公孙瓒后,手握重兵,雄踞一方。彼时,他坐拥军队十多万,剑指许都,战争阴云密布。在官渡的曹兵驻守之地,一场大战已如弦上的箭,蓄势待发。

在这紧张的时刻,袁绍遣使者来招降张绣,并书信送达贾诩,意图结以外援。张绣在犹豫之际,贾诩的一席话震惊四座。他对袁绍的使者坦言:“请转告袁绍,他们连兄弟都无法相容,又怎能容纳天下豪杰呢?”此言一出,张绣顿时心生警惕,道:“您何必把话说得这么决绝呢?”

私下里,张绣对贾诩说:“如今局势已如此紧张,我们应何去何从?”贾诩冷静分析:“不如跟随曹公。”张绣疑虑重重:“曹操势力较弱,我们曾与他有仇,跟随他是否明智?”

贾诩继续深入剖析,曹操虽弱,但必定会重用我们。而袁绍虽强,人才济济,未必能容我们。况且,有霸王之志的人,不会计较过往恩怨。

张绣深思熟虑后,决定听从贾诩的劝告,迅速投降曹操。曹操喜出望外,不但为儿子曹均迎娶张绣的女儿,还重用张绣,任命其为扬武将军。

张绣的投降不仅解除了官渡之战的后顾之忧,还增强了对抗北方袁绍的力量。贾诩的智谋立下了赫赫战功,得到了曹操的高度赞誉。曹操说:“使我信义在天下显重的,便是您啊!”

随后,曹操上表举荐贾诩为执金吾,封其为都亭侯,任命其为冀州牧,最终官至太尉。与之相比,曹操的心腹谋士荀彧、荀攸等人则是在建安八年才被封为亭侯。贾诩的智谋与胆识,为曹操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了一代传奇。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