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与五斗米教的历史典故_历史记录

张鲁与五斗米教的历史典故

历史记录 2025-03-23 11:04www.bnfh.cn历史故事

在巴中的逃亡生涯中,张鲁面临了人生的重大抉择。一方面,他听从了黄权的建议,看到刘备的诚意外,决定准备迎接。另一方面,阎圃向他提出了另一种建议:北降曹操,协助他成就更大的事业。张鲁在这两种选择中犹豫不决,最终他坚定地表示:“我宁可为曹公的臣子,也不愿为刘备的座上客。”他的决定是坚决的,于是他选择了投降曹操。

张鲁与《老子想尔注》这本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老子想尔注》是老子《道德经》的注释本,作为道教早期教派五斗米道的经典,它的作者历来备受争议。有的说法认为,这本书是张陵所著。如唐玄宗御制的《道德真经疏外传》、五代道士杜光庭的《道德真经广圣义》以及中唐僧人法琳的《辨正论》等都坚持这一观点。他们认为张陵曾注解《道德经》,是《想尔注》的真正作者。

另一种说法则指向张陵的孙子张鲁为这本书的作者。如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序录》中,提到《想尔注》的作者可能是张鲁,也可能是汉末荆州牧刘表,无法确定。而明代《正统道藏》中的《传授经戒仪注诀》则明确表示,《想尔注》是张鲁托名想尔而作的。

元代的列大彬在《茅山志》卷九《道山册》中引用了陶弘景的《登真隐诀》,详细描述了张鲁所注解的《道德经》五千文本的具体情况。这些描述与现今敦煌发现的《想尔注》残卷的情况完全吻合。这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了《想尔注》的确出自张鲁之手。这位历史人物与这部道书之间的深厚联系,为我们揭示了古代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