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比干是怎么死的?
历史记录 2025-03-23 09:44www.bnfh.cn历史故事
比干,殷商王室之臣,子姓,比氏,名干,生于沫邑(今河南省淇县)。身为商代帝王文丁的次子,比干既是帝乙的弟弟,也是帝辛的叔叔,被誉为王叔比干。他早年以少师的身份,在年仅二十岁之际便辅佐商王帝乙,而后在帝乙逝世后,又承担起托孤大臣的重任,辅佐纣王帝辛。比干历经两代帝王,忠诚履职,心系百姓,勇于直言劝谏,被尊为“亘古忠臣”。
他的政治生涯跨越四十余年,比干致力于推动农牧业的发展,提倡冶炼铸造,以富国强兵为己任。他的事迹与贡献深受后世赞誉。这位忠诚的国家公仆的死因却充满了悲剧色彩。
据史书记载,商朝末年,纣王的无道统治,暴虐荒淫,横征暴敛,使得比干无法坐视不理。他挺身而出,摘星楼前强谏三日而不退。面对纣王的暴怒与质疑,比干坚定表示自己“恃善行仁义”,纣王却心生杀意。最终,纣王对比干说出那句令人心寒的话:“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随即杀害比干并剖视其心。就这样,比干终年被害时享年六十四岁。
这一悲剧事件对比干本人而言是一个终点,但他的精神与贡献却永载史册。他的忠诚与勇气成为后世楷模。相较于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描述,历史上的比干之死更为悲壮与真实。他并非因火烧狐狸洞而被纣王的宠妃妲己记恨致死,而是因触到纣王的逆鳞而遭到杀身之祸。这一事件再次印证了自古伴君如伴虎的残酷现实。
如今,每当人们提及比干,无不感慨他的忠诚与勇气。他的事迹成为激励后人的典范。比干虽逝,但他的精神永存于人们心中。
上一篇:谁才是铲除吕后争权的首功之臣?为何被雪藏?
下一篇:没有了
历史人物
- 历史上的比干是怎么死的?
- 谁才是铲除吕后争权的首功之臣?为何被雪藏?
- 刘弗陵生母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介绍
- 关于洪秀全之死,历史上有哪两种说法?为何历
- 画龙点睛的故事
- 窝囊皇帝竟为活命主动送上3000妻女给敌人践踏
- 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每天要吃肉数十斤
- 官渡之战中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袁绍,为何会惨
- 司马迁经历过什么变故变成太监的
- 宋太祖赵匡胤是怎样从后周大将到宋朝开创者的
- 宋真宗犯大忌受谗言奸佞挑唆酿大错
- 诸葛亮《隆中对》析天下劝刘备勿与曹操争锋
-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初夜竟靠这种手段迷住李世民
- 青帮大佬杜月笙的五位夫人,个个如花似玉
- 清朝史上为使天下信服康熙公示皇宫各项开销
- 三国名将张辽:让东吴人人闻风丧胆的曹魏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