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与老干妈有何合作秘闻
马化腾与陶华碧(老干妈创始人)之间的故事,源于一场在2020年引起全网热议的“广告纠纷”。这场事件因涉及合同诈骗及乌龙合作而备受关注,具体细节如下:
让我们关注这场合作的背景与争议。2019年3月,腾讯与一家自称是“老干妈市场经营部”的公司签订了《联合市场推广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在热门游戏《QQ飞车》中植入老干妈品牌的广告,包括头像框、定制服装等虚拟道具,并在电竞比赛的直播中展示老干妈的产品。当腾讯按照协议履行了广告投放的义务后,却未收到约定的1624万元广告费。于是,2020年6月,腾讯向法院申请冻结老干妈的资产。
接下来,乌龙合作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老干妈公司声明从未与腾讯合作,并报警处理此事。贵阳警方调查后发现,有三名嫌疑人伪造了老干妈的公章和员工的身份,冒充公司市场部经理与腾讯签约。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获取《QQ飞车》游戏的礼包码并倒卖牟利。最终,该诈骗案以嫌疑人被批捕告终。这场事件让腾讯因误判合作方的身份而陷入舆论的调侃,被戏称为“逗鹅冤”。
在这场风波中,双方的态度和后续影响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腾讯在事件初期选择以法律手段维权,但后续通过自嘲式营销成功化解了舆论危机。而老干妈的创始人陶华碧则始终未直接回应腾讯的指控,仅通过公司声明否认合作,间接导致腾讯陷入被动。部分舆论质疑腾讯滥用司法程序冻结企业资产的行为涉嫌不正当竞争。
这场合作虽然最终被证实是虚假的,但老干妈却在年轻游戏用户中意外获得了二次传播的机会。腾讯的“被骗”经历也暴露了其广告审核流程的漏洞,成为企业风控领域的典型案例。
马化腾与老干妈之间并没有实际的合作。所谓的“秘闻”实际上是一场因合同诈骗而引发的商业乌龙事件。这场事件不仅反映了企业合作中资质审核的重要性,也提醒我们在商业合作中要保持警惕,避免类似的乌龙事件再次发生。腾讯的应对方式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告诉我们如何在舆论危机中通过自嘲式营销化解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