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达的感情如何?有过三位夫人,晚年却孤身
陈伯达,这位曾经站在政治舞台中央的风云人物,曾经作为毛泽东的政治秘书,又在文革初期显赫一时,担任中央第人物,官拜政治局常委、文革小组组长。命运多变,1970年他的人生急转直下,被拘押并关入囚笼。直至十年后,他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
在漫长岁月的磨砺下,陈伯达历经了人生百态。从风华正茂到垂暮之年,他的生活充满波折。1981年,他被允许保外就医,但已不再是那个权势滔天的政治人物。八年的牢狱生涯后,他被安排在北京文史馆工作,虽然远离了权力的中心,但他依然继续着他的生活。
陈伯达的婚姻生活同样波折重重。他与原配诸有仁育有一子陈小达,然而陈小达却在年轻时选择卧轨自杀,引发了外界的诸多猜测。有人说是因为失恋,而对象疑似是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失去儿子的陈伯达悲痛欲绝。
与诸有仁离婚后,陈伯达又先后娶余文菲、刘肃晏为妻,但这两段婚姻都未能长久。余文菲在运动中受到审查,两人离婚。而刘肃晏虽然与陈伯达育有一双儿女,但在文革中,陈伯达的生活陷入困境,夫妻分居。尽管组织上关心他的生活,将他的一个儿子调到北京照顾他,但他的妻子们并未与他共同生活。陈伯达的丧事从简,只在八宝山举办了一场小规模的遗体告别仪式,甚至未使用他的广为人知的名字“陈伯达”,而是使用他的本名“陈建相”。
这位曾经权势滔天的理论家,最终在孤独中离世。他的生活充满了波折和遗憾,无论是婚姻还是事业,都未能如愿以偿。他的离世,像一缕青烟随风而去,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唏嘘和感慨。曾经的同林鸟,在大难临头时各自飞走,这句俗语用在陈伯达身上似乎再合适不过。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色彩,但最终化为青烟,随风而去,再也不复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