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议关闭免密支付功能_科学探索网

媒体-建议关闭免密支付功能

科学探索 2025-04-18 19:29www.bnfh.cn科学探索

近期,多地频发因“免密支付”导致的资金风险事件,如资金盗刷和自动扣费等问题,引起了广大用户和媒体的高度关注。针对此类风险,多家媒体及监管部门纷纷发出警告,建议用户谨慎管理自己的免密支付功能,以保障财产安全。对此,我们深入剖析相关风险并为用户提供具体的操作建议。

一、主要风险提示:

1. 账户盗刷风险:近期,苹果手机用户因免密支付被盗刷的投诉量激增。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盗取苹果账户后,利用免密支付机制进行充值游戏道具等消费,单次损失甚至高达数千元。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中,也存在类似的账户盗刷风险。用户应定期检查账户绑定设备和登录记录,确保账户安全。

2. 自动扣费陷阱:在互联网保险等场景中,消费者在购买时可能因默认勾选续费授权或页面跳转复杂,而在不知情状态下被长期扣款。为避免此类情况,用户应在购买时仔细阅读相关条款,谨慎勾选授权。

3. 儿童设备安全隐患: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设备(如电话手表)若开通免密支付功能,可能因孩子缺乏辨别能力而被诱导进行大额消费。已有案例显示,相关损失可能超过3万元。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并妥善管理孩子的支付设备。

二、操作指南(以常用平台为例):

针对微信用户:

1. 进入「我-服务-钱包-支付设置-免密支付」,在此界面选择需关闭的免密支付项目。

2. 为增强账户安全性,建议同步启用“付款码隐私保护”功能。

针对支付宝用户:

1. 打开「我的-设置-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扣费」,在此界面关闭小额免密及第三方代扣服务。

2. 为避免意外扣费,建议定期核对账单,并关注保费变动等相关条款。

其他建议:

1. 对于儿童使用的设备,建议设置每日消费限额,并关闭免密支付功能,以避免孩子误操作导致大额消费。

2. 为提高账户安全性,建议用户为支付应用启用二次验证(如指纹、面部识别等),避免单一验证方式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让我们共同守护财产安全,谨慎管理免密支付功能。

上一篇:中国四大发明的发明人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