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发生山体滑坡
近年来,昭通地区频繁发生山体滑坡事件,给当地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以下是关于几起典型山体滑坡事件的概述。
一、近年山体滑坡事件纪实
2024年1月22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发生了一起高位崩滑碎屑流灾害。崩塌体方量巨大,约7万立方米,导致下方房屋倒塌,造成了44人遇难的悲惨局面。这是近年来云南省最严重的山体滑坡灾害之一。而在2024年7月,昭通市威信县罗布镇黑龙村也因持续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一处民房垮塌,导致3人死亡、2人受伤。另一方面,在2025年2月15日,镇雄县坪上镇老场村赵院村民小组后山发生了局部岩体崩塌落石,虽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村民反映该区域山体落石已持续一年多,官方已安装全天候监测设备以加强防范。
二、深入灾害成因
这些山体滑坡事件的成因,既与自然条件有关,也与气候和外界因素密不可分。高陡地形和垂向临空条件为滑坡提供了势能加速空间。岩层结构中的层状碎裂硬质岩与软质岩互层,受节理切割形成不稳定块体,易发生崩塌。长期降水渗透软化岩体软弱面,叠加冻雨、降雪导致的冻胀冰劈作用,加剧岩体破碎。灾害前局地气温剧烈变化也会进一步激发崩滑。
三、积极应对与妥善善后
面对这些突发灾害,监测预警显得尤为重要。镇雄县老场村等高风险区域已部署全天候监测设备,实时预警落石风险。救援与安置工作也迅速展开,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和安置。例如,镇雄县“1·22”滑坡受灾的群众被安置在县城雄俊园小区安置点,保障他们能在春节前入住新居。
四、历史回顾与警示
昭通地区的地质灾害并非首次发生。1991年头寨沟滑坡导致的216人遇难事件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持续阴雨引发的岩体崩滑是那次灾难的主要原因。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公众必须保持警惕,注意山体裂缝、树木倾斜等前兆。遇险时,要迅速垂直滑坡方向逃离,并寻找固定物躲避。
这些案例反映了昭通地区地质灾害频发的特点与防控进展。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加强防范,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