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
重塑食品安全追溯之旅:国家级与地方的协同行动
一、国家级统一追溯平台的新纪元
矗立着一个强大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它覆盖全国各地,提供了追溯、监管、监测和执法四大核心功能。这一平台推动了监管的移动化、智能化和可视化,增强了风险预警和应急指挥能力。它服务于农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确保农产品“来源可追溯、流向可追踪、风险可预警、产品可召回、责任可追究”。这一平台不仅规范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查询入口,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
二、地方实践的创新火花
在地方层面,浙江省的“浙食链”系统表现突出。到2025年底,该省的食用农产品重点主体和重点品种上链率将达到95%。除了强化风险监测和农兽药残留治理,浙江省还推进了一系列微改革,如“阳光配送”,以覆盖更多的农贸市场和生鲜门店,致力于提升校园食堂的安全标准。
三、技术赋能与安全保障
在技术的驱动下,国家平台引入了区块链技术,确保生产、流通、消费全流程的数据上链和信息不可篡改。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建立了追溯云端数据中心,有效地连接了生产者、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在风险防控方面,全国性的动态监测系统能够支持追溯数据的实时更新,强化了风险预警体系。
四, 政策助力与目标规划
农业农村部积极推动《西部地区农业品牌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并设立了50亿元的专项基金来支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同时强化追溯体系的建设。地方政策也明确追溯目标,如提升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标准、扩大追溯覆盖范围等。全国范围内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也在推进,包括完善地理标志保护、质量认证体系以及品牌授权机制。全国追溯系统呈现“国家统筹、地方创新、技术赋能”的协同发展态势。
未来展望:
到2025年3月,全国追溯系统将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将看到一个更加透明、精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同时也为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