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糖价飙升至11年高位
全球糖市风云再起:未来三年糖价展望与风险预警
自全球糖价攀升至近十一年高位以来,围绕糖市场的热议不断。截至2025年3月,ICE原糖期货价格维持在24至28美分/磅的区间震荡。背后的动因错综复杂,核心矛盾重重,共同推动糖价飙升。将深入剖析此一现象的背后因素、当前市场格局与未来潜在风险。
一、核心驱动因素:
1. 极端天气成为产量的隐形杀手:印度季风异常导致甘蔗减产,泰国持续干旱造成糖料作物减产。两国合计的出口量减少约万吨。更令人担忧的是,由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干旱和洪水导致甘蔗主产国如印度和泰国的单产下降8-10%。全球食糖库存消费比降至十年来的最低点——33.8%。
2. 能源替代效应加剧供应紧张:巴西是全球甘蔗的主要生产国,其中54%的甘蔗被用于乙醇生产。当原油价格超过70美元/桶时,乙醇生产的经济性明显优于制糖。目前油价维持在80美元水平,这一替代效应持续强化。
3. 政策限制与地缘政治因素:印度的出口禁令由于国内通胀压力而延续,仅允许600万吨配额出口。泰国农户由于木薯种植利润更高而放弃甘蔗种植,这对全球糖供应造成进一步的压力。
二、当前市场格局全景扫描:
库存水平紧张:全球食糖库存仅能满足68天的消费需求,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存在540万吨的供应缺口。这一紧张局势在依赖进口的国家如尼日利亚等表现得尤为明显,面包坊因成本上升而大规模倒闭。
投机因素加剧价格波动:投机基金净多头持仓突破20万手,加剧了市场的价格波动。
三、未来风险预警:
气候的不确定性是未来的最大风险之一:拉尼娜现象的发生概率已达65%,可能会对东南亚的甘蔗主产区造成严重冲击。虽然巴西预计在2025年甘蔗压榨量增长8%至6.2亿吨,但设备老化可能成为限制实际产出的瓶颈。印度的政策摇摆也是未来潜在的风险之一,新的乙醇补贴政策可能加剧甘蔗的分流。短期内,糖价仍存在突破30美分/磅的潜在风险。
在全球糖市场风云变幻之际,投资者和消费者都应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做出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