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青上有哪些著名的军粮?最有用的是哪种?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军粮?最实用的是哪种?
涮羊肉据说是蒙古人的战地伙食。
锅盔是秦军随身携带的干粮。
馒头据说是诸葛亮祭奠河神时人头的替代品,后来就成了军粮,再后来成了日常食品。
761式压缩饼干,我军最著名最实用的军粮,没有之一。这种压缩饼干吃一块再喝点水就有饱腹感,营养成分足够有甜有咸。缺点是干吃难以下咽,会被咽得很难受,吃几天就腻歪了。
我在参加两山轮战时前沿阵地上有许多压缩饼干的吃法,最受欢迎的是用钢盔煮粥,再加上些野菜、芭蕉根和肉罐头,用的是雨水。有时候条件所限,就将压缩饼干和上雨水搓成大力丸,直着脖子硬吞,或者是用工兵铲烙成压缩饼干馅儿的面饼。
历史上出名的军粮中外都有不少,捡几个说说吧。
炒面
中国近现代史最有名的军粮恐怕是“炒面”。
说是“炒面”,却与我们今天吃的炒面条是两种东西,它是炒面粉。
人们将面粉、豆粉、玉米粉,甚至高粱粉等各种磨面粉混合在一起,加上一些盐放铁锅里干炒做熟,然后送上朝鲜战场,成为志愿军的军粮。
据说这种做法是东北军区的后勤部长李聚奎提出的,国内很快将其变成了志愿军的标准军粮,成千上万吨地发往前线,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
冰天雪地中,志愿军战士可以直接掏出炒面粉,与雪水融合成一个面团吃下去。有修整的闲工夫时,也可以将其与土豆、野菜等一起煮成糊糊吃掉。
不过根据的记载,炒面并不算抗美援朝时的发明,在我军长征的历史中已经出现了炒面。红军战士们在甘孜时,将青稞面放在瓦上烘焙熟,再磨成面携带,靠着这点东西穿越了茫茫草地。
实际上炒面营养极度缺乏,只能保障一定的碳水和盐分摄入,长期使用容易让身体发燥和缺乏维生素,但在艰苦的革命年代,炒面已经是顶好的东西了。
今天依然存在炒面粉,但它早已不是军粮了,而是成为了地方小吃。
午餐肉
把午餐肉放到炒面后面说,就是为了突出感怀一下。
最开始的午餐肉只有荷美尔SPAM一种品牌,午餐肉是美国荷美尔公司的发明,这种东西诞生的目的,只是为了在美国大萧条期间,能够让吃不上肉的民众能消费一些肉类罢了。
它的成分很简单,乱七八糟的杂肉加上淀粉和调味品打碎,然后蒸熟装盒做成罐头。
但大萧条期间美国人民根本消费不起午餐肉,他们宁可去抓犰狳做烧烤,这让午餐肉差点变成一项失败的发明。
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当美国的军需官员们为仓库里坚硬的防腐牛肉头痛时,荷美尔公司献上了口感好一万倍的午餐肉。
这东西口感好,易保存,分量均衡,干净又卫生,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宝贝。
于是,美国军需部门以“亿”为单位开始疯狂下达订单,将其变成了美军的标准军粮,随着美国远征军和美国援助物资走向世界。
就这样,荷美尔的午餐肉变成了最紧俏的军用品,不仅喂饱了美军,还喂饱了无数的盟军和解放地区的老百姓,甚至很多缴获到美军物资的轴心国官兵也吃上了瘾。
短短的几年战争,已经让美军官兵吃午餐肉吃得恶心,但战后饥馑遍地的世界,却让午餐肉走上了新的台阶,时至今日,在环太平洋地区仍有个午餐肉带,许多国家的人民将午餐肉当做传统美食。
其中最出名的是韩国,思密达们捡拾美军浪费掉的厨余垃圾,将里面的午餐肉、芝士、香肠带回家去,掺着泡菜等自家的食物煮成火锅,成就了一代人记忆中香甜美味到极致的“部队锅”。
罐头
司空见惯的罐头,其源头是不折不扣的军粮。
拿破仑当年为了征伐欧洲,四处捣鼓“能长期保存军粮”的方法,他毫不吝惜给自己手下忠勇的军队以最好的待遇,以避免因食物造成的非战斗减员(说说而已)。
比如为了不让官兵们乱喝水造成拉肚子,他将红酒当做军用饮料,认为这是最安全的可以长期保存的饮用水。
法军当时的军粮标准是1磅牛肉和1磅半面包,每天配给一品脱葡萄酒或⅓品脱杜松子酒朗姆酒来提振士气。
为了响应拿破仑的号召和重金悬赏,法国厨师尼古拉·阿佩尔发明了罐头的制作方法,人们可以将番茄和大量糖混合在一起,放到玻璃罐中煮沸后用铅和锡封口,这样便能让食物保存很长时间。
后来英国人杜兰特发明了更好用的马口铁罐头 ,Donkin、Hall 和 Gamble三人购买了杜兰特的专利,在1811年建立了新的罐头厂,于是这种马口铁罐头流传到了今天(今天罐头多是1915年美国人的铝罐头专利)。
但当时的铅锡金属很容易造成食物污染,罐头吃死人的现象并不少见。
罐头的出现改变了军粮的历史,它让军队拥有了一种能长期储存食物和安全快速食用食物的方法。
光饼
光饼相传是戚家军的军粮。
相传嘉靖年间倭寇作乱,戚继光抗倭出征,入闽时连连阴雨,又怕炊烟暴露伏兵,故部队经常不能埋锅造饭,过得异常艰苦。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戚继光便下令烤制面饼。这种面饼每个掌面大小,芝麻点缀油光香脆。中间留孔,可用麻绳串吊,挂在身上携带作战。
随着戚继光抗倭的成功,沿海民心所向,纷纷自发为戚家军制作军粮,支持抗倭大业,于是这“光饼”就在福建传开了,还被皇帝赐名“继光饼”,成为家家户户的节庆美食。
实际上按照今天的考据,光饼可能历史更加悠久,不止于明朝。它有可能是光州人(河南省潢川县)带到福建的食品。
鞑靼牛排
鞑靼牛排是蒙古人发明的一种军粮,据说它还是现代汉堡肉的起源。
所谓“鞑靼牛排”(Beef Tartare)是欧洲人曾经的叫法,蒙古人将动物的生肉割成块,再加上简单的野香料和盐调味,将其放在革囊中携带,而这个革囊又被放到马鞍下挤压。
当骑手骑着马跑到饭点时,马鞍下的肉已经被路上的颠簸挤成肉糜了,摩擦的热量也带给肉一些风味上的质变,还不会在寒冷的地带让肉冻硬。
据说古代的蒙古人普遍会用这一招长途行军,某些异常残酷的时刻……你懂的,他们不挑肉。
不过,在今天“鞑靼牛排”变成了欧洲人的美食,在法国和东欧料理中几乎都能见到。它的做法也变成了碎生肉和鸡蛋黄再加上洋葱、茴香等香料的组合。
说白了吧,就是吃一盘儿打上生鸡蛋、配着酸黄瓜丁和洋葱碎的生牛肉馅儿。
把这东西炸熟了,夹上面包和蔬菜就是汉堡包。
黑列巴
再说说苏联的黑列巴面包,这是一种俄罗斯帝国晚期发明的军粮,据说源于某位军官的妻子在丈夫出征时,借用巴伐利亚的全麦面包做法,结合斯拉夫风格做出来的干粮,后来简化演变成沙俄常见的军粮模式。
它的配料是黑麦面、小麦面、酵母、香菜籽和盐,非常简单。
苏联建立以后,将军用面包给制式化了,诞生了标准的苏联大列巴,并形成了不同地区的自身的配方风格。比如遵照劳动人民的喜好,往里面添加少量的松树锯末以提供香味;搭配白桦糖浆发酵以增加独特的酸甜口感,或者滚上更饱满密集的菜籽等等。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苏联进入了勒紧裤腰带的艰苦岁月,大列巴也开始急剧变化,人们往其中疯狂掺加锯末,甚至加入了矿粉——据说这样能提高饱腹感。
最疯狂的时候锯末、矿粉与面粉能互相占据近乎1:1的配比,苏军官兵对这种大列巴又恼火又无语,认为它最好的作用就是拿去板德国兵的脑壳,不然得找辆T-34坦克用履带帮忙烹饪。
但也有吃上瘾的人,觉得白面包淡出鸟味,吃多了会浑身无力。而充满矿粉和嚼劲的黑色大列巴吃下去则会力量倍增,浑身都是战斗力在激荡。
听我姥爷讲过,过去冀东八路军主要以小米锅巴为军粮。八路军战士平时吃完小米饭,就把锅底的锅巴撒上盐水,干燥后放入干粮袋。这种军粮,冬不怕凉,夏不怕热;不易腐败,不易变质;没水也能吃,没菜也能吃!
两脚羊出名不,不实用[灵光一闪]
奇闻怪事
- 黎姿老公马廷强前妻 黎姿老公马廷强前妻是谁
- 紫禁城闹鬼是真的吗 紫禁城闹鬼是怎么回事
- 80年黄河透明棺材事件 80年代黄河透明棺材始末
- 51区外星人录像是真的吗 51区外星人真的存在吗
- 姜潮麦迪娜恋爱过程 姜潮麦迪娜怎么认识的
- 根达亚文明大概离现在多久 根达亚文明距今多少
- 赤塔事件真的还是假的 赤塔事件到底怎么回事
- 百慕大三角在哪个国家 百慕大三角在哪个国家的
- 邓超出轨安以轩:邓超出轨安以轩是不是真的
- 中国十大闹鬼最凶的地方 中国十大闹鬼最凶的地
- 湘西鬼结婚事件:湘西鬼结婚事件真假
- 中国昆仑山10大灵异绝密档案 中国昆仑山10大灵异
- 李维嘉的父亲是谁 李维嘉父母是哪里人
- 朱秀华事件是不是真的 朱秀华事件的真相是什么
- 太湖冤魂:太湖冤魂事件真假
- 爪哇虎和东北虎谁厉害 爪哇虎和东北虎谁厉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