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作甚何关心吕后杀韩疑,韩疑实的就该正法吗
萧何为何帮助吕后杀韩信,韩信真的就该处死吗?
吕后之所以杀韩信,大概率是韩信真的造反了。而萧何帮吕后不过是无奈之下的政治站队而已。
韩信大概率真的造反了
历史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神秘性,犹抱琵琶半遮面,让历史多了一种娇羞的美感。
人们一直坚信韩信属于“狡兔死,走狗烹”,主要原因是,韩信手握重兵时候没有反,怎么会在被贬被“囚”之后选择造反。
先来看看历史上的记载
刘邦任命陈豨以列侯的身份前往代地任丞相,负责督统代、赵两地的部队。换句话说,汉朝的北方边防部队全部归陈豨统辖。
陈豨赴任前,拜访了已经被贬为淮阴侯的韩信。
韩信和陈豨进行了密谈,大概内容是,韩信要陈豨谋反,韩信则在京城做内应。
汉十年,陈豨果反
汉高祖十年,陈豨果然造反了。
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
刘邦亲征,韩信病了,没有跟着一起去。
阴使人至于豨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
韩信给陈豨传信,说,你放心打,我在京城帮你。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
韩信与家臣打算晚上用假诏书赦免囚犯,用这批罪犯袭击吕后和太子。如今部署已经完成,等待陈豨消息。
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
韩信的一个门客得罪了韩信,韩信抓住了他,想把他杀了。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
这个门客的弟弟告发了韩信,说韩信要谋反。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
吕后怕自己不是韩信的对手,就把萧何找来了。
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
萧何想到了好办法,谎称陈豨已经被杀,让大臣前来开庆功宴,一起祝贺。
相国给信曰虽疾,强入贺。
萧何去找韩信说,你虽然病了,但怎么着也要来装装样子。
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
韩信来了之后,就被吕后在长乐宫给杀了。
这里面最大的疑点有两个,也是后世认为韩信是被冤枉的主要原因。
第一韩信被贬,没有军权,属于变相被囚,这时候造反不明智,要造反早就反了,不会等到现在。
第二,韩信用一帮囚徒作为主要力量,脑子未免不正常了,囚徒不可控因素不仅多,而且战斗力也不行,怎么造反?
在古代,造反一般分为两种。
第一是地方造反,第二是中央发动政变。
纵观中国历史,在国家机器完好的情况下,只有明朝朱棣地方造反成功,其余全部失败了。
造反成功率最高的还得是中央政变。
搞中央政变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
第一是威望,你得让人相信你,让大家觉得跟着你踏实,一定会成功。
第二是一定的实力,最起码手里要有点本钱,否则一切免谈。
先说威望。
韩信虽然被贬,但威望不减。
一次韩信无事,到樊哙家玩玩,樊哙直接行跪拜大礼。
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
樊哙向被贬的韩信跪拜称臣。
樊哙是谁?大汉第一先锋,刘邦的心腹的心腹,敢直接怼项羽的存在。
樊哙的举动,侧面说明了韩信的威望。
只要韩信能够顺利控制中枢,接管中央政权,绝大多数人都会站在韩信这边,根本不需要策反。
因为以韩信的能力,只要韩信手里有兵,没有人会相信他会输。
权利,有时候就是信心。
第二,一定的实力。
再来看一下记载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
诈诏赦免囚徒,是韩信政变的力量所在,但如今还没有实施,这股力量最多只能算在潜在力量。
吕后如今已经接到密报,完全可以带兵拿下韩信,毕竟如今控制洛阳的是吕后,韩信囚徒还没放出来。
但吕后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恐其党不就,乃与相国谋。
吕后害怕搞不过韩信,赶紧找萧何商议。
这说明韩信造反的主要力量并非是那伙囚犯,韩信此时手里已经掌握了一股不小的力量。
韩信被贬,属于变相囚禁,他哪里来的让吕后忌惮的力量。
有两种可能。
第一,韩信策反了一部分人;
第二,韩信在洛阳早有准备,背地里养了一大批死士。
无论是哪种可能性,都说明韩信是准备造反的。
至于韩信为何在手握重兵时候造反,反而是现在才造反。也可以解释,那就是韩信被贬以后,想通了。
韩信被刘邦坑了以后,明白了刘邦绝对不会允许自己走在刘邦的后头,刘邦迟早会办他,所以韩信打算自我救赎。
不过只要刘邦还在中央,韩信仍然是没有机会的,因为刘邦在,韩信的威望是要大打折扣的,他必须让刘邦离开洛阳,最好是带走大部分的力量。
这就好比司马懿发动政变,必须等曹家重要人物都外出打猎,才敢动手一样。
所以陈豨造反是韩信给说反的可能性非常大。
陈豨是何人,那是最早的一批列侯,在刘邦只有三千人马的时候,陈豨带着五百人前来投奔。陈豨的分量相当重。
韩信被贬后,史书记载,羞与绛、灌等列。
绛和灌是谁呢?那是周勃和灌英。
韩信觉得这俩人掉价。
但韩信却和陈豨长谈,侧面说明了陈豨是个人物。
一个开国元勋,一个能被韩信看得上的人物,难道会不明白自己地方上造反不可能成功吗?
那为何陈豨还是造反了?必然是有人给了他信心,这个人就是韩信。
这样就与史书记载完全吻合了。
韩信早在洛阳有所准备,又利用陈豨让刘邦带走大量人马离开洛阳,自己则完成政变。
萧何为什么帮吕后
萧何为什么帮吕后杀韩信,是因为忠心吗?也许是,但我想未必完全是。
吕后把萧何找来,有两层意思。
第一,是找萧何出主意;
第二,让萧何当人质。
从形势上来说,萧何属于被逼无奈,他不帮吕后,吕后绝对不会放过他。
如果韩信政变成功了,萧何会直接站队韩信,还是破口大骂韩信乱臣贼子?这不好说。
人在两种情况下发的誓最不能相信。
第一种是被气氛烘托时发的誓言,比如婚礼现场,各个都是情比金坚。
第二种就是刀架在脖子上发的誓言。
萧何此时就属于第二种。
这里不是怀疑萧何的革命热情和忠心,只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萧何帮吕后肯定有被逼无奈的原因。
萧何帮吕后,除了忠心之外,很大可能上是因为不得不帮,毕竟不帮吕后,韩信如何不清楚,他萧何肯定先去见阎王了。
韩信从种种迹象表明,他是真的反了,并非是吕后泼脏水陷害的。
虽然韩信造反也是被逼无奈,但造反就是造反,对于君主来说,拥有造反的能力就已经是死罪,何况韩信还付出行动了呢?
所以站在刘邦和吕后的角度上,韩信的确该杀。
萧何为何帮助吕后杀韩信,韩信真的就该处死吗?(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英雄开始角逐天下,而刘邦和项羽则是最突出的两个人。刚开始的时候,刘邦的势力很弱小,完全不是项羽的对手,刘邦却最终击败了项羽,问鼎中原霸主,建立了汉朝。
而刘邦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离不了“汉初三杰”的功劳,一个是张良,负责镇守后方,一个是萧何,负责管理粮草后勤,一个是韩信,负责打仗。其中,能够帮助刘邦开疆裂土、战无不胜的就是韩信,韩信被称为“兵仙”,其军事才能无人能及,,当国家建立之后,韩信却被萧何和吕后所杀,难道韩信真的就该处死吗?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其实,韩信是因为功高盖主,又不懂得像张良那样急流勇退、韬光养晦,才会遭皇帝忌惮,落得个被杀的结局。
1、韩信,成也萧何。
韩信刚开始带着宝剑投奔项梁,项梁失败后,改归项羽,项羽派他做郎中。他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都没有被采纳。而汉王刘邦遭楚王忌讳,被远封巴蜀和汉中,身处不利境遇。而汉王对现状极其不满,一心养精蓄锐,和项羽再争天下。
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脱离楚军去投奔他,当了一名接待来客的小官。有一次,韩信犯了案,被判了死刑,和他同案的十三个人都挨次被杀了,轮到杀他的时候,他抬起头来,正好看到滕公,就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滕公对他的话感到惊奇,见他的状貌威武,就放了他不杀。同他谈话,更加佩服得了不得,便把他推荐给汉王。汉王派他做管理粮饷的治粟都尉,还是不认为他是个奇才。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认为韩信是个奇才。
汉王刘邦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去,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
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刘邦听着萧何月下追萧何,了解了韩信可能有才能,才高兴地想封韩信个将军,刘邦为了自己的事业,下了最大的决心,拜韩信为大将,当场就拜。萧何提醒刘邦,拜大将是件大事,不可马虎草率。让刘邦应该挑选吉日良辰,斋戒沐浴,搭设像样的拜将台,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韩信才能行使大将的职权,出力效命。汉王答应了。那些军官们听说了,个个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任命大将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2、韩信立下赫赫战功,帮刘邦取得天下。
汉王举行拜将仪式以后,再接见韩信,说“丞相多次推荐将军,将军一定有好计策,请将军指教。”韩信谢过汉王,向汉王详详细细分析了楚(项羽)汉双方的条件,认为汉王发兵东征,一定能战胜项羽。汉王越听越高兴,只后悔没早点发现这个人才。打那以后,韩信就指挥将士,操练兵马,东征项羽的条件渐渐成熟了。
在后面的日子里,韩信果然不辜负萧何的厚望,也不辜负刘邦的重用,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少的战功——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并在乌江成功逼迫项羽自刎。汉朝建立之后,刘邦也坐上了皇位。
3、韩信,败也萧何。
稗史记载,因为韩信灭楚兴汉功劳太大,刘邦曾与韩信约定,对韩信“三不杀”,即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
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法则却是每个帝王绕不过去的,刘邦当上皇帝后,也开始干起了恩将仇报的事情。刘邦知道,韩信功劳太大,威信也大,倘若自己去世了,太子必定无法管得住他。碍于“三不杀”的约定,于是乎,刘邦开始削弱韩信的权力,先是将其从齐王改封为了楚王,让他远离故土,然后将其贬为淮阴侯,并且软禁起来。
削去了王位的韩信,心想自己为兴建汉室出生入死,落得个如此下场,既然你刘邦无情,休怪我韩信无义。韩信私下与被任命为赵国相的陈豨相约,陈豨在北方举事,韩信在长安响应。
公元前197年(汉高祖十年),陈豨果然举兵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平叛,长安空虚。韩信准备在长安举事,不幸走漏了消息,有人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进宫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由萧何出面,假称北方传回捷报叛军已败,陈豨已死,邀请韩信进宫向吕后贺喜。萧何对韩信说“你虽然有病,但这样的大事,群臣都去庆祝,你就是勉强,也要进宫去庆祝一下。”韩信哪里想到极力举荐自己而且一向过从甚密的萧何会是杀害自己的主谋,于是听从了这位曾经成就了他的萧何的劝告,结果韩信刚入宫门,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拥而上,捆绑起来。吕后将这一代名将带至长乐宫钟室,残忍地杀害了。
在整个事件中,萧何骗韩信进长乐宫被杀,可以说是吕后的一大帮手,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有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言论。
4、萧何为什么要诓杀韩信?
按理说韩信是萧何一手扶持的将领,萧何对于韩信,必定是有感情的,也正因为有知遇之恩,韩信还会为刘邦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但萧何到底是为什么要诓杀韩信呢?
一是萧何更忠心于刘邦和吕后。俗话说“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我们知道萧何与刘邦是同乡,一同起义,一同打天下,对刘邦忠心耿耿,为了刘家江山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但从无怨言。所以,当吕后和刘邦让萧何诓杀韩信时,虽心有不忍,但他不得不听从安排。
二是为了天下百姓免受战争之苦。自从刘邦削了韩信的兵权,韩信就表现出了反义,韩信可是大名鼎鼎的“兵仙”,军事能力非常强,倘若韩信不死,如果造起反来,或许天下还会陷入再一次的战火之中。,韩信去世之后,萧何对着韩信的尸首,长叹道“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
三是萧何热衷于权势,为了自身的利益。晚年的萧何已经不是当年的萧何,此时的他已经变得十分热衷于权势,才会全力讨好吕后。刘邦当上皇帝后,封萧何为丞相,萧何的一家老小,子子孙孙将世袭爵位,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如果韩信造反,无论是否打败刘邦,萧何一家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害。
所以,不管怎么样,韩信作为功高盖主的军事天才,不懂得韬光养晦,急流勇退,落得个不得不死的下场,但韩信的一生离不开萧何,真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可怜一代军事奇才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沦为政治牺牲品了。
陈豨造反,刘邦亲自带兵平叛,朝廷吕后主持国政,萧何是相国,责任重大,出了事他脱不了干系。有人向吕后告密,说韩信谋反。吕后找萧何商量咋办。萧何身为相国不能不管。想办法把韩信控制住,不让他反,这样萧何就达到目的了。
萧何利用韩信对他的信任把他骗到未央宫。宫中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一涌而出,当即就把韩信斩杀。
韩信虽然是兵仙,是战神,武功一般,而且是准备参加庆功宴,不带兵器,不带卫兵,擒拿韩信太容易了。最合适的做法是,把韩信拿住,下入大牢,怎么处理,等待刘邦回朝定夺,毕竟韩信是大汉数一数二的功臣。那为什么要直接杀掉呢?
萧何性格平和,谨言慎行,不会轻易杀人。吕后心狠手辣,杀心重,杀韩信完全做的出来。所以,杀韩信应该是吕后的决定,吕后要杀韩信。
刘邦铲除异姓王诛杀功臣的屠刀已经举起,刘邦杀韩信还念及多年一起战斗的情份,吕后没有这份情,杀韩信毫无顾忌。顺势而为杀韩信,也为自己专权扫清障碍,何乐而不为?
计谋是萧何出的,杀韩信事先他是清楚的,为什么不阻止吕后杀韩信?
韩信并无反心,当年蒯通力劝,道理说尽也没打动韩信。韩信心中有一个坚定信念,做人要有感恩之心。韩信功高震主,刘邦先是夺去他部分兵权,把从齐王改为楚王,再以谋反罪削去楚王,贬为淮阴侯,削去兵权。这时的韩信开始发牢骚,心理阴影变大,谋反就有了可能。韩信的这种态度决定他必死。
韩信不该死,必死,反正是要死,与其真造反被杀,不如没造反被杀,死后留个好名声,这也算是萧何对韩信的保护。
加个关注吧!谢谢!
奇闻怪事
- 黎姿老公马廷强前妻 黎姿老公马廷强前妻是谁
- 紫禁城闹鬼是真的吗 紫禁城闹鬼是怎么回事
- 80年黄河透明棺材事件 80年代黄河透明棺材始末
- 51区外星人录像是真的吗 51区外星人真的存在吗
- 姜潮麦迪娜恋爱过程 姜潮麦迪娜怎么认识的
- 根达亚文明大概离现在多久 根达亚文明距今多少
- 赤塔事件真的还是假的 赤塔事件到底怎么回事
- 百慕大三角在哪个国家 百慕大三角在哪个国家的
- 邓超出轨安以轩:邓超出轨安以轩是不是真的
- 中国十大闹鬼最凶的地方 中国十大闹鬼最凶的地
- 湘西鬼结婚事件:湘西鬼结婚事件真假
- 中国昆仑山10大灵异绝密档案 中国昆仑山10大灵异
- 李维嘉的父亲是谁 李维嘉父母是哪里人
- 朱秀华事件是不是真的 朱秀华事件的真相是什么
- 太湖冤魂:太湖冤魂事件真假
- 爪哇虎和东北虎谁厉害 爪哇虎和东北虎谁厉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