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坚持不懈的北伐?_诸葛亮为什么_怪人怪事

诸葛亮为什么要坚持不懈的北伐?_诸葛亮为什么

怪人怪事 2023-05-05 09:19www.bnfh.cn怪人怪事

诸葛亮为什么要锲而不舍的北伐?

第一次北伐失败后,诸葛亮北伐之举引发朝野上下一片质疑,他不得不对此作出正面回应,从中可以看到一种悲壮,那种明知不可为,却不得不为的悲壮之举。

对于诸葛亮时代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 蜀汉人才凋零。
  • 蜀汉国力远比魏国弱小。
  • 还有常年北伐会损耗国力。
  • 诸葛亮自己的军事才能。

其实,诸葛亮比谁都清楚,比谁都看得透彻。

以往我们了解诸葛亮以及他治理蜀国,发动北伐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往往通过《三国志》以及一些通俗史书了解。

而且,人们的目光往往集中在诸葛亮北伐的具体过程以及结果、为蜀汉带来的影响上面。

但有一篇文章却长期被人所忽视,这篇文章深度阐明了诸葛亮的内心想法,以及他对当时蜀国现状的认知,还有制定蜀国国策的依据。

这篇文章叫做《后出师表》,是诸葛亮本人写给刘禅的奏章,也是在第一次北伐之后,面临各方质疑北伐的压力下写出的千古名篇。

诸葛亮开篇就明确点明了为什么要北伐?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后出师表》

他不是不知道敌强我弱,也清楚蜀汉的国力远不如曹魏,之所以要不断地北伐,是因为“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以待亡,孰与伐之”。

蜀汉国力弱小,人口、资源都远远不及曹魏,你偏安在蜀中发展,曹魏也雄踞中原在发展,但你掌握的资源、人口不如人家,他的发展速度绝对远超蜀汉。

时间一长,等魏国内部完全稳定,实现发展之后,曹魏对蜀国必然形成绝对的碾压之势,到那个时候,蜀汉根本无法抵挡,所以偏安蜀中等于是坐以待毙。

如果不想坐以待毙,就必须主动出击,扩张地盘,夺取资源,壮大自己,,要是能攻下长安是最好的。

紧接着,诸葛亮又举了几个古代的例子,总得核心思想就是,不能因为眼下没有安全威胁就贪图享受,偏安一隅,一定要锐意进取,天下是打出来的,不是坐等出来的。

对于为什么要北伐,诸葛亮在做了进一步说明。

是蜀国人才凋零的问题。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后出师表》

对于蜀国人才凋零这事儿,其实自从刘备时代末期就开始了,加上刘备在夷陵之战葬送了蜀国精锐,死掉了一批优秀将领,已经开始出现人才凋零的苗头。

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后,蜀汉军队中的军官死了70多人,精锐军队减员一千余人。

而这些人才都是数十年来,刘备东征西讨时招揽到的,并不是川蜀本土人才。

川蜀也仅仅是一州之地,人口不过90余万,根本提供不了蜀汉对于庞大的人才需求。

如果不抓紧时间北伐,再过几年,那些从天下四方招揽来的贤才先后凋零,蜀汉将面临严重的人才危机,那还拿什么去跟魏国对抗?

诸葛亮很清楚蜀汉人才凋零的情况愈发严重,而川蜀本身人口规模不大,并不能提供很多人才,如果就此偏安蜀中,没了人才,也必亡。

与其如此,那不如趁现在还有那么一些人才的情况下,及早发起北伐,以攻代守。

,罢兵休战能实现吗?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后出师表》

蜀汉国力弱小,民穷兵疲,这些诸葛亮是知道的,即便停止北伐,集中精力治理蜀中,就能实现和平吗?

显然是不能的,你不去进攻曹魏,他就不来进攻你吗?边境上就可以不用部署重兵防守了吗?

这肯定也是不可能的,即便不北伐,蜀汉也得在汉中边境集结重兵以防备曹魏,那么常年在边境驻军所需的军费开支,也是很庞大的,并不比北伐减轻多少。

与其这样被动防守,坐等敌人打上门,不如主动出击,还有一线希望。

,对于北伐能有多少胜算,诸葛亮自己其实是信心不足的。

他在《后出师表》的结尾也很清晰地表示,至于北伐能不能成功,有多大把握,他心里也没底,但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仅此。

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后出师表》

自从刘备攻取川蜀,打下汉中之后,人心思定,到刘禅时代,魏蜀吴已经完全实现三足鼎立,三方之间保持了暂时的均势。

这种格局下,蜀汉也在诸葛亮的治理下逐渐趋于稳定,一旦稳定下来,人的惰性就会产生。

大家花了这么多年跟着刘备东征西讨,现在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了,都想着该享受一下了,所以贪图安逸的心态就会滋生。

诸葛亮能确保蜀汉在他有生之年不灭,但他死了以后呢?

他在世的时候,蜀汉已经人才凋零严重,等他死了,蜀汉人才进一步老的老,死的死,还能剩点什么?

再加上人们倾向于稳定,贪图安逸的心态下,势必懈怠下来,那个时候才是最危险的,蜀国必定无法保全。

所以,必须北伐!

最重要的是,北伐能以“汉贼两立,王业不偏安”为理由,以光复中原,兴复汉室为目标,激活蜀汉上下的进取之心。

,对于蜀汉的国力,人才凋零的问题,北伐的成败问题,诸葛亮都是十分清楚,而且看得很透彻的。

要想活下去,就得以攻代守,才有机会,如果偏安一隅,只能坐以待毙。

但曹魏势大,北伐能不能成功,诸葛亮心里也没底,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不是不清楚敌我力量悬殊,而是没得选,必须得这么干,哪怕明知成功的几率渺茫,也不得不做。

这是一种明知不可为,却不得不为的悲壮之举。

是成是败,他不知道,但他知道的是,自己必须尽力去做,即便没有成功,那自己也尽力了,也算是无愧于刘备的知遇之恩。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什么要坚持北伐?历史上没有专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说明,所以你提问的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答案也就不会相同。下面我就简单说一下我个人的一些看法,说的不好还请包涵。

刘备死后年幼的刘禅继位,备受刘备信任的诸葛亮自然也就成了托孤大臣。刘禅上台之后蜀国的各种实力都不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对魏国进行多次北伐呢?我感觉一是报刘备知遇之恩,刘备和诸葛亮两个人的伙计打得非常好,这么多年的个人感情就更不用说了。刘备去世的时候诸葛亮已经40多岁了,咱们现在40多岁正是壮年,可在那个医疗水平低下的年代,这个岁数已经不小了。诸葛亮可能想要用自己剩下有限的时间,去尽可能的为蜀国开疆拓土。二是当时蜀国朝内斗争形势也很复杂,也是有派系斗争的。诸葛亮也可能不愿参与其中,与其朝堂内斗,到不如出征北伐把所有注意力都引到北伐上,省得都闲的斗心眼。三是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刘备始终打着匡复汉室的旗帜,一辈子都想打败曹操。可到死都没有完成这个遗愿,所以诸葛亮为完成刘备遗愿而北伐也是说得过去的。

至于说因为诸葛亮坚持连续北伐将蜀国国力耗尽,而最终使蜀国灭亡的这个说法,我个人感觉也不太对。在当时蜀国较弱的情况下,与其缓慢休养生息,被魏国主动打败。倒不如主动出击博一博,虚虚实实让敌人摸不清套路,北伐时虽然消耗蜀国国力,但战争都是两面性的,魏国应战也是要花钱的。

手机打字不易,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吧!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才答应协助刘备一片扶汉之心;自诸葛亮出山之日起就决定了他以恢复大汉天下为己任。也许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觉得诸葛亮有更灵活的选择,但实际上北伐的选择是诸葛亮无奈且必须的选择。


  • 强大的秦朝虽然是名义上的第一个封建统一王朝,但汉朝实际上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且建立了长久封建统一文化的朝代。汉朝在长达400年的统治时期,涌现了几多昌明盛世之君与开疆拓土的英雄事迹。纵然到了盛世末年,民间对于汉朝的正统性还是没有过多的怀疑。诸葛亮祖辈世代汉禄,在以儒家文化为正统的汉朝,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思想在士人当中是根深蒂固的。纵然诸葛亮是卧龙之才,忠于汉室的思想也很难逃出时代的局限。所以怀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恢复汉室江山是他心里的第一选择。


  • 历经赤壁之战,获得了荆州根据地。蚕食刘璋归降,站稳了川蜀龙兴之处。可惜了关羽大意失了荆州,刘备自大败于夷陵。此时如果蜀国伐吴,天下舆论上只会觉得这是自私泄愤之举;纵然胜了,天下也只会把蜀汉比于曹魏。更会觉得刘备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天下人面前装模做样,俘获天下人对大汉的同情之心,达到自己做皇帝的美梦。诸葛亮何其明白之人,篡汉的是曹魏,吴国虽然称王建国,那也是在刘备称帝之后。蜀汉并没有双线作战的实力,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所以伐魏的大旗更有利于蜀汉的远景战略。


  • 可能有人会说,事从易处着手。你分析一下魏蜀吴三国的形势就知道,其实伐吴并不比伐魏容易。魏蜀吴三国很明显魏国实力最强,我们可以给魏国至少打个1.5分;蜀国次之勉强算1分吧!吴国得了荆州好歹能得0.8分吧!魏一直惦记着赤壁之仇,曹丕上台不久就制定了三路伐吴的大计。吴国夹在魏国与蜀国之间其实并不好做人。因为魏国有称霸天下的实力,蜀国有恢复汉室的民意。唯独孙吴两不沾,天生就是个陪练,吴国要想获得相对的安全,在这种环境之下,吴国就只能看谁对我有利我就联合谁。诸葛亮是个战略高手,连吴抗魏的这个加法他怎么能不知道。吴国也不乏人才,如果魏国再得1分,剩下的就是大人打小孩的把戏了。怎么可能去便宜了魏国呢?所以吴蜀联盟是必然。


  • 从魏蜀吴三国的地形图可以看出,魏国对于蜀国和吴国都是处于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形位置,而蜀吴两国相对来讲,自己荆州丢失后,交界之地多有天险之隔,只要两国军队在相应的地方有适当的兵力布署,双方都难以有效突破。反观蜀国与魏国的交界地带,可以用武之地也显得更多。理所从地利方面伐魏也显得更有利一些。


  • 还有一个促进的因素,就是诸葛亮开始北伐之时,正值蜀国平定南蛮,让士兵经过了实战的历练,士气正旺。加上魏国曹丕去世不久,再有孟达寄书蜀国有叛魏之意,吴国也已经同蜀国重修旧好;诸葛亮当时觉得这是一个天赐的良机,于是开始了既定的伐魏大计。


虽然有以上“地利”与“天时”的配合,可惜的是蜀国并无“人和”来搭台,马谡的失误,赵云老去,魏延的狂傲,李严的掣肘,再加上那黄皓的诬陷与后主的昏聩。虽然诸葛亮身怀经天纬地之才,鞠躬尽瘁之心,也难逃星落五丈原,天下是非成败转头空的命运。诸葛亮的一生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奋斗的一生啊!


文章源自本人,图片来自网络,头条首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诸葛亮最早答应刘备三顾茅庐的,就是"隆中策",愿为复兴汉室为己任。

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一人担负了兴汉重任。在"安居平五路"、稳定西南边境后,精兵简政,一切安排就绪后,诸葛亮上了千古忠义第一表(前"出师表")(后"出师表有后人代作的争议),请求北伐中原。

刘禅先前是不大愿意的,蜀国弱于魏国,怕打不过魏国,再损兵折将更难于防守。最终在诸葛亮的一再坚持下,才同意了。

诸葛亮也知道魏强蜀弱,他才要训练出一支精兵来征战,他所制订的战术和进攻图,都是能攻善守、进退自如的稳健有余的。一般不会做孤军深入、破釜沉舟般的一揽子买卖。

诸葛亮要实现光复汉室的宿愿,就必须保持进攻态势,光是防而不攻,永远不可能实现光复大任。而选择防守为主,也是不可能确保蜀国长治久安。等到魏国安排妥当,主动攻击,蜀国将处于更加被动的状态。,以攻为守,是蜀国最好的防守。

在进攻中,才能保持顽强的战斗力。一旦等到魏国内部矛盾爆发,才有可能乘虚而入,争取以最快速度肢解魏国,打败魏国。

诸葛亮一直保持着战场主动权,将司马懿龟缩在城中不敢放马对决。直到魂夹五丈原,司马懿观察诸葛亮八卦阵型,仍不得不惊叹"诸葛,神人也!"




诸葛亮一直坚持北伐。第一,形势所在,逼得他必须北伐。第二,实现自己当年志向,建立统一大业。第三,感激刘备知遇之恩,鞠躬尽瘁,以报先帝。下面我来分析下这三点。

第一,形势所在,逼得他必需北伐。我们来看这张地图。

曹魏集团占据中原,人口最多,地盘最大。曹魏冀州,幽州,并州,凉州,豫州,青州,徐州,兖州,司州。蜀汉益州。东吴扬州,交州,荆州。诸葛亮制定的政策东边和孙权联盟,北边共同的敌人是曹魏。蜀国地盘最小,人口也最少,要想有作为,要想壮大,必须北伐。不北伐就只能等着曹魏伐你,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进攻。足球场上的策略,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况益州紧挨着凉州,凉州出产战马,古代行军打仗,马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军需。骑兵对步兵能形成碾压之势。凉州不像中原人口众多,容易拿下。所以诸葛亮只能北伐,出汉中,拿下凉州的话,得到优良战马,再依靠居高临下,长安就会唾手可得,想当年韩信就是发兵陈仓,取长安,席卷中原,帮助刘邦取得天下。诸葛亮这是在向韩信学习。

第二,实现自己当年志向,建立统一大业。

诸葛亮在和刘备的隆中对话就提出了自己的构想。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由于关羽失去了荆州,已经不能派一上将向宛洛。只能率益州之众出秦川。这个带头人,就是诸葛亮。诸葛亮准备亲力亲为。所以他一直要北伐。北伐出汉中,诸葛亮进退自如,想出兵,我把栈道一修,兵马粮草次序跟进,退可很快收拾行囊,曹魏追起来提心吊胆。

第三,感激刘备知遇之恩,鞠躬尽瘁,以报先帝。

刘备寻诸葛亮于草庐之中,委以大任。言听计从。待遇殊恩。刘备自解孤之有孔明玩,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备给予了诸葛亮充分信任。所以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写到,盖追先帝之殊遇,以报陛下也。诸葛亮小时候随着叔父在荆州避难 本不想闻达于诸侯。是刘备三次亲请诸葛亮出山。这份情谊让诸葛亮无以为报,怎敢不尽全力报答。

《三国志》诸葛亮传,陈寿评价诸葛亮,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所以诸葛亮矢志不渝,一直坚持北伐。文中插图均来源网络。谢谢大家的支持 。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